[发明专利]管线封堵袋、管线识别装置及管线识别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4474.5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5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汪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空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7;B65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封堵 识别 装置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中管线防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线封堵袋、管线识别装置及管线识别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城市基础建设逐步完善,空架线入地已经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对地下电缆管线的建设硬件标准与电缆安全维护作业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埋在地下管道中的管线、电缆,一般只在地上设置标示牌。在路面上看清地下管线的名称、编码和分布走向。但施工单位并不能及时了解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使用材料、变径位置、埋设深度、施工时间等情况,一但标牌污损、缺失,将给施工带来安全风险。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地下管线进行实物标识的可靠性产品,虽然有些管线上会印制文字来标识管线信息,但是,文字标识只能用肉眼观察,字体通常也较小,查看很不方便,而且文字标识也容易摩掉,无法起到有效标识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有很多类型的地下管线集中布设在一起,当要进行某类管线更换时,如不能对各个管线进行有效标识,则很难找到对应的管线,更换效率低下。
地下管线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勘察、设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行业地下管线资料残缺不全,资料精度不高或与现状不符等问题,时常出现由于管线缺漏,盲目施工损坏地下管线导致停水、停电、停气、通讯中断甚至引起灾难事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另外遇到无法改移深大管线造成建设项目大的方案变更,影响工期,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在线路勘察设计施工期间,必须对铁路通过区和规划发展区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进行全面或重点探测,它对于设计和施工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地下管线探测的对象包括埋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上管道以及电力、通信、信号等地下电缆。而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地下管线进行实物标识的可靠性产品,造成地下管线识别管理混乱,需要采用更加先进技术和产品予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对地下管线进行封堵作业的同时完成地下管线的信息标识的管线封堵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管线封堵袋的管线识别装置和管线识别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封堵袋,包括具有密封内腔的长条状的袋体和设置在袋体上的气嘴,所述袋体上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信号发送器、信号接收器、RFID芯片、信号读写天线,所述RFID芯片通过信号发送器、信号接收器与信号读写天线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嘴为金属气嘴,所述信号读写天线与金属气嘴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信号读写天线通过天线连接器与所述金属气嘴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RFID电子标签封装在柔性封装材料中,所述柔性封装材料粘接在袋体的外表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袋体由铝膜、塑料膜复合组成,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铝膜与塑料膜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管线封堵袋,包括具有密封内腔的长条状的袋体和设置在袋体上的气嘴,所述袋体上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本发明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结合管线封堵袋的施工特性,在对地下管线进行封堵作业的同时完成所封堵的地下管线的信息标识,方便后期维护保养管理,节省人力物力,一步到位,避免进行重复的封堵标识施工。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线识别装置,包括:
如上所述的管线封堵袋,所述袋体包绕在管线外,袋体充气后填充在管线与穿设管线的管道之间,所述RFID电子标签用于写入对应的管线信息;
RFID读写器,用于向所述RFID电子标签读取或写入所述管线信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RFID读写器为手持式RFID读写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线信息包括管线种类信息、型号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空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空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4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基于邻域保持和核子空间对齐的方法
- 下一篇:电子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