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进气安全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14193.X | 申请日: | 2017-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1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邑伟;胡纯栋;谢远来;杨思皓;陶玲;梁立振;顾玉名;程斌;马长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16K17/08 | 分类号: | F16K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 |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安全阀 | ||
1.一种真空进气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阀体、气管快接、放气球,所述的阀体包括有头部KF快接接头、中间气腔、尾部中心开有螺纹的通孔以及尾部边沿处开有螺纹的活塞腔,所述的气管快接安装在尾部中心开有螺纹的通孔上,所述的放气球安装在尾部边沿处开有螺纹的活塞腔上,在阀体内部设有一定体积的气腔,用于气体缓冲,所述的头部KF快接接头与真空室的进气角阀直接连接;
所述的活塞腔为一个三阶台阶圆腔,三个圆腔从下到上逐次增大,顶部圆腔开有螺纹;其下方的第一阶圆腔与第二阶圆腔的接触面开有密封槽,用于安放O型密封圈;
所述的放气球通过螺纹通孔与活塞腔连接,且放气球接头的顶端紧压在活塞腔内的压环上,所述的压环下方的活塞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底部固定在压环上,顶端顶住位于活塞腔内的活塞上;
所述的放气球上分布有多个细小的气孔;
所述的压环是一个薄圆柱,圆柱外壁开有螺纹,内部掏出四个扇形通孔,便于气体流通,所述的压环通过螺纹旋入活塞腔上端部,紧压压缩弹簧;
所述的活塞为一个二阶台阶圆柱,其边沿处都是弧形的,便于活动;底部圆柱底面开有凹槽,用于固定压缩弹簧,所述的活塞紧贴密封槽内的O型密封圈,从而封住整个活塞腔,阻止气体进出;放真空时,先打开氮气阀,真空进气安全阀的活塞腔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处于关闭状态;气体由气管快接口进入气腔,由于受到活塞的阻挡,气体无法通过活塞腔进入放气球;随着气体的逐渐积累,气腔内的气压逐渐增大,当活塞受到的气体压力大于弹簧施加的压力时,活塞缓缓向后移动,离开O型密封圈,气体进入放气球,放气球体积膨胀;当放气球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放气球表面的气孔打开,使得多余的气体及时排出;放气球的体积膨胀的越大,气孔也就越大,气体排放的越快;操作人员看到放气球胀大时,应及时调节氮气阀或真空进气角阀;随着真空进气角阀逐渐打开,气腔内的气体被抽走,气腔内的气压逐渐减小,当活塞受到的气体压力小于压缩弹簧施加的压力时,活塞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缓缓向前移动;同时,放气球在自身放气与真空室抽气的作用下,体积逐渐缩小;最终,在压差与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紧压O型密封圈,从而封住活塞腔,防止大气进入真空室;此时,操作人员观察到放气球体积缩小,再次增大真空进气角阀开度;初始时,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小于真空进气角阀接口处单位时间内的抽气量,活塞腔紧紧密封;随着真空进气角阀的开度增大,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大于真空进气角阀接口处单位时间内的抽气量,当活塞受到的气体压力再次大于压缩弹簧施加的压力时,活塞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缓缓向后移动,活塞腔打开,气体进入放气球,气球再次膨胀,操作人进行相应调节;最终,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与真空进气角阀接口处单位时间内的抽气量达到平衡;当真空室内气压略大于外界大气压时,放气球膨胀,排放多余气体,此时操作人员就可以关闭氮气阀,拆除安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41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度可调的外骨骼髋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索从动臂四自由度并联机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