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疲劳检测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3541.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4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派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疲劳 检测 警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疲劳驾驶提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驾驶疲劳检测警示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与主控制器连接的疲劳检测模块,还包括与主控制器连接的疲劳警示模块,疲劳警示模块包括位于汽车引擎盖前端喇叭状的进风口,进风口连接有延伸到驾驶室顶部的风管,风管内设有可密封住风管的电磁阀,电磁阀连接到可根据疲劳检测模块数据打开电磁阀的主控制器,风管位于驾驶室顶的端部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内固定有可封住波纹管的封片,封片上开设有直径小于波纹管直径的过风孔,波纹管下端连接有位于驾驶者上方的警示帽,警示帽顶部开设有与过风孔正对的出气孔。本发明在检测到驾驶者疲劳时,即可警示驾驶者,又可以让驾驶者在疲劳时更加清醒,预防交通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疲劳驾驶提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驾驶疲劳检测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数年居世界第一位,疲劳驾驶则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长时间连续行车后,驾驶者容易产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失调,从而使驾驶者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在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汽车的驾驶也朝着智能化、安全化和简单化的方向发展,汽车的智能化、安全化和简单化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驾驶者的驾驶操作,驾驶的简单化使得驾驶更加的单调乏味,尤其在长时间连续驾驶时,驾驶者很容易感到疲劳。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检测驾驶者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装置,当检测到驾驶者处于疲劳状态时,装置发出声音警示驾驶者,但是由于驾驶环境噪音比较多,装置发出的警示声音多被驾驶者充耳不闻,无法起到警示驾驶者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警示驾驶者和使驾驶者清醒的驾驶疲劳检测警示装置。
本方案中的驾驶疲劳检测警示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与主控制器连接的疲劳检测模块,以及与主控制器连接的疲劳警示模块,疲劳警示模块包括位于汽车引擎盖前端的喇叭状的进风口,进风口连接有延伸到驾驶室顶部的风管,风管内设有当疲劳检测模块检测到驾驶者疲劳时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打开风管的电磁阀,风管位于驾驶室顶的端部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内固定有用于受风的封片,封片上开设有过风孔,波纹管下端连接有位于驾驶者上方的警示帽,警示帽顶部开设有与过风孔正对的出气孔。
本方案的原理是: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当疲劳检测模块未检测到驾驶者疲劳时,电磁阀保持关闭,进而风管,避免风吹入到警示帽内;疲劳检测模块判断驾驶者处于疲劳状态时,主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风从进风口进入到风管中,风再通过风管进入波纹管内,风最后从过风孔吹到出气孔,最终被导入到警示帽内;同时,波纹管内的封片在风力的推动下,带波纹管向下拉伸,同时带动动警示帽向下运动,使警示帽降落到驾驶者的头顶上,警示帽和通过警示帽的风会警醒驾驶者。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警示帽降落到驾驶者的头顶上,可通过触觉警醒驾驶者,让驾驶者保持清醒;2.通过吹入警示帽内部的风能降低驾驶者头顶的温度,以刺激头皮表面的神经,使头脑保持警醒和活跃,吹醒驾驶者; 3.进入进风口的风量的多少反映出车速的快慢,因此本发明利用警示帽压在驾驶者头顶的力度的不同让驾驶者在疲劳状态下感知到车速的变化,提醒驾驶者控制车速,警醒驾驶者处于疲劳状态,让风在吹醒驾驶者的同时还能提醒驾驶者当前车速的快慢;4.车速越快,驾驶者疲劳时发生意外的几率也就越大,本发明中进入风管的风量和车速成正比,因此,车速越快,让警示帽下降到头顶上并压在头顶的力度也就越大,警示帽向驾驶者头顶下压的力刺激驾驶者头部,使驾驶者警醒的效果就越明显,同时吹到驾驶者头顶的风也大而且风直接吹到驾驶者头顶,加速驾驶者的警醒的效果也越明显。
进一步,风管内设有可过滤掉空气中颗粒物的过滤网。
过滤网过滤掉风中的颗粒污染物,使经过过滤网的空气更卫生,避免外界进入的风污染驾驶室内的空气。
进一步,警示帽内固定有软质的按摩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派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派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救身手表
- 下一篇:一种车内环境安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