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距离激活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3519.7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骏;郝天磊;邵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L29/06;B60L53/31;B60L53/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吴晓芬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距离 激活 自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安全认证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距离激活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换电设施对新能源汽车鉴权过程复杂、安全性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位置;根据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位置确定第一目标与第二目标之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该距离小于或等于阈值时激活鉴权模块;通过鉴权模块对第一目标进行鉴权。优选地,第一目标是电动汽车,第二目标是充电桩。本发明的自动授权方法能够简化充换电设施对电动汽车的鉴权过程,并且不会因为鉴权凭证丢失而导致充换电设施被盗用,大幅度改善了用户的充换电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认证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距离激活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研发与普及,现在拥有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与之相配套的充换电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完善。为了防止充换电设施被其他人非法盗用,充换电设施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鉴权。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与充换电设施的授权过程比较繁琐复杂,用户体验较差。
具体地,目前市面上的充换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自动鉴权方法主要有:物理锁、刷RFID卡、APP扫描/APP地图点选、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等方式。对于物理锁的自动鉴权方法,需要将充电桩安装在带锁的箱子里,用户每次充电前用钥匙将箱子解锁打开,充完电再上锁,而且钥匙容易丢失;对于刷RFID卡的自动鉴权方法,需要用户每次充电都携带RFID卡,而且RFID卡也容易丢失;对于APP扫描/APP地图点选的自动鉴权方法,需要用户通过手机APP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或APP地图点选,操作复杂;对于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的自动鉴权方法,鉴权时间长而且操作复杂。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充换电设施授权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换电设施对新能源汽车鉴权过程复杂、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距离激活的自动鉴权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位置;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和所述第二目标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与所述第二目标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激活鉴权模块;通过所述鉴权模块对所述第一目标进行鉴权。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目标上。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目标上的第一鉴权模块。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目标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鉴权模块对所述第一目标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所述鉴权模块向所述第一目标发送鉴权邀请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在收到所述鉴权邀请信息时向所述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所述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的鉴权请求。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鉴权模块对所述第一目标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鉴权模块向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的鉴权请求。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向所述第一目标发送鉴权邀请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所述鉴权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目标发送鉴权邀请信息;并且/或者“所述第一目标向所述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目标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向所述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鉴权模块向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鉴权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传输方法
- 下一篇:无线网络特性配置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