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座点分布最优化的相位预编码方法及矢量毫米波信号生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3478.1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7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军;肖江南;李欣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575 | 分类号: | H04B10/2575;H04B10/50;H04B10/556;H04L27/20;H04L2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星座 分布 优化 相位 预编 方法 矢量 毫米波 信号 生成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能够实现星座点分布最优化的相位预编码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矢量毫米波信号生成系统。本发明的星座点分布最优化的相位预编码方法,是通过调整预编码相位因子来实现星座点分布最优化,能够促进接收端接收到的矢量信号星座点的均匀分布,从而改善探测到的矢量信号的性能。基于上述相位预编码方案的矢量毫米波信号生成系统,可以实现高稳定度、高纯度和高性能的六倍频电矢量毫米波的产生,具有执行简易、结构简单的优点,其在光载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可以简化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架构,降低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载无线(Radio-over-Fiber,缩写为RoF)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够实现星座点分布最优化的相位预编码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矢量毫米波信号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光子技术的毫米波生成可以实现非常高频率的操作。当有着特定频率间隔(30-300GHz)的两个连续波光波经由一个可实现平方律探测的宽带光电二极管实现拍频时,一个电毫米波便能够产生。来自一个激光源的两个连续波光波有诸多优势,诸如稳定的频率,低的相位和强度噪声,以及简单的结构。基于倍频的光生毫米波能够通过采用恰当的驱动电压驱动一个强度调制器来实现。科研界已经提出并实验性地证实了可以实现基于倍频的光生毫米波的不同方案。其中一种方案采用一个马赫增德尔型强度调制器实现光载波抑制,从而实现双倍频【J. Yu, Z. Jia, L. Yi, Y. Su, G. K. Chang, and T. Wang,“Optical millimeter-wave generation or up-conversion using externalmodulators,” Photon. Technol. Lett., vol. 18, no. 1, pp. 265-267, 2006】的或六倍频【J. Lu, Z. Dong, J. Liu et al., “Generation of a frequency sextupledoptical millimeter wave with a suppressed central carrier using one single-electrode modulator,”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vol. 20, no. 5, pp. 533-536,2014】的毫米波生成。这种方案可以降低对射频频率和光电器件带宽的要求。并且极为重要的是这种方案不需要光滤波器。基于光载波抑制的光生矢量毫米波信号技术需要相位和幅度预编码,这是因为生成的光毫米波信号在倍频后其相位和幅度均会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