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收光系统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3405.2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0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李天奇;侯宗余;袁廷璧;尹华亮;傅杨挺;俞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诱导 击穿 光谱 系统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收光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等离子体(4)和光纤探测器(6)之间设置收光透镜(5),并确定实验所用的光纤探测器的半径R1和收光透镜的半径R;
2)利用摄像机拍摄等离子体图像,采用图像处理方法确定等离子体波动方向最大的方向,并测量出等离子体在波动最大方向上的总长度L;
3)调整收光透镜(5)的放置方向,使得收光透镜的光轴方向与等离子体波动较大方向平行,并使等离子体中心和光纤探测器与收光透镜的光轴在一条直线上;
4)调整收光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利用下列公式确定收光透镜的位置:
式中:其中R1为光纤探测器的半径,R为收光透镜的半径,f为收光透镜的焦距,L为等离子体在波动最大方向上的总长度,u0为物距,表示等离子体中心到收光透镜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4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