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坐式关节型道岔梁间导向面或稳定面过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3226.9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都武;牛均宽;吉敏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12 | 分类号: | E01B25/1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坐 关节 道岔 导向 稳定 过渡 装置 | ||
一种跨坐式关节型道岔梁间导向面或稳定面过渡装置,由连接螺栓、可挠面板、滑动板、滑动座板、固定座构成;所述连接螺栓穿过可挠面板的固定端及固定座与第一道岔梁的侧立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板与第二道岔梁的侧立面拴合,且滑动座板的外端面上下两侧具有滑槽,所述滑动板通过其上下两侧的滑轨安装在所述滑槽中自由滑动,所述可挠面板的滑动端通过连接螺栓与滑动板的外端面固定连接,并使可挠面板位于第一道岔梁与第二道岔梁的导向面或稳定面接头之间,且可挠面板的外立面与第一道岔梁及第二道岔梁的导向面或稳定面平齐。本发明能够解决车辆过岔的相互冲击问题,保证单轨车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满足小运量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高速通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坐式关节型道岔梁间导向面或稳定面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跨坐式关节型道岔由多根梁段连接组成,关节式道岔梁的各梁段始终保持直线状态,相邻梁段之间有相对的转角。已有技术中的关节道岔,例如重庆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采用的单轨关节道岔,通过梁与梁间的指形板进行过渡,该指形板虽然实现了车轮过梁间时的连续接触,但指形板为刚性体,梁间一直存在折线过渡,该折线角会对车轮产生冲击,影响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带来车体的剧烈摆动。在解决该问题时开发了关节可挠型道岔,或采用降低通行速度的方法解决。上述两种方法中:关节可挠型道岔制作难度大,造价高,同时其内部机构不适用于小小运量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而采用降低通行速度,会带来运量的下降,影响轨道交通使用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坐式单轨交通关节型道岔梁间导向面或稳定面过渡装置,能够解决现有关节型道岔存在折角,导致车辆过岔的相互冲击问题,保证单轨车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替代关节可挠型道岔的使用,降低工程成本,满足小运量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高速通行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跨坐式关节型道岔梁间导向面或稳定面过渡装置,所述装置由连接螺栓(1)、可挠面板(2)、滑动板(3)、滑动座板(4)、固定座(5)构成;所述连接螺栓(1)穿过可挠面板(2)的固定端及固定座(5)与第一道岔梁(6)的侧立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板(4)与第二道岔梁(7)的侧立面拴合,且滑动座板(4)的外端面上下两侧具有滑槽(8),所述滑动板(3)通过其上下两侧具有的滑轨(9)安装在所述滑槽(8)中可自由滑动,所述可挠面板(2)的滑动端通过连接螺栓(1)与滑动板(3)的外端面固定连接,并使可挠面板(2)位于第一道岔梁(6)与第二道岔梁(7)的导向面或稳定面接头之间,且可挠面板(2)的外立面与第一道岔梁(6)及第二道岔梁(7)的导向面或稳定面平齐。
所述可挠面板(2)的固定端为直边通过直缝与第一道岔梁(6)上的导向面(12)或稳定面(13)过渡,活动端为斜边通过斜缝与第二道岔梁(7)上的导向面(12)或稳定面(13)过渡。
所述可挠面板(2)为弹性钢板,且其两端厚度相较中部厚度大。
所述可挠面板(2)内立面两端中央具有定位槽(10),所述固定座(5)、滑动板(3)的外端面中央具有定位柱(11),且定位柱(11)位于定位槽(10)中。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能够解决现有关节型道岔折角存在,车辆过岔的相互冲击问题,保证单轨车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替代关节可挠型道岔的使用,降低工程成本;
3、解决小运量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高速通行道岔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可挠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滑动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润滑滑床板
- 下一篇:一种高抗滑悬索桥索鞍及其安装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