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棒拉双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2797.0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彬;柯昌黎;卡彬;顾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德雷特通光光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2 | 分类号: | C03B37/012;C03B23/11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棒拉双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棒拉双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提出,目前国内的光纤光缆市场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而在这个发展机遇下,除了通过扩产来降低成本外,对于各大光纤光缆制造商,如何提高现有工艺的产出率,如何优化革新的技术则是另外一条颇具挑战意义的途径。
由于目前预制棒的尺寸都朝着更粗更长的方向发展,而预制棒的棒径都基本达到了150-200mm,此类预制棒需要在进入拉丝塔之前进行拉锥的预处理,即通过拉锥工序来让预制棒在拉丝掉头升速过程中更加平稳。对于预制棒目前的拉锥工艺,更多的选择是拉双锥,因为这样会造成更小的损失。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火焰的时间和熔断点的不同,使得最终的玻璃损耗千差万别,另外由于保温时间和保温方式,锥尖的应力也参次不齐。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预制棒技术的一些工序复杂,原料浪费,效率较低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棒拉双锥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预制棒拉双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热过程:首先将预制棒夹在两端的卡爪,确认预制棒的水平,将灯头对准需要拉锥的位置,采用丙烷加氧气的燃烧方式,对预制棒进行预热,预热时,首先使用一个灯头预烧,8-10min后,开启第二个灯头,继续增加预制棒的温度,使温度能够逐渐渗透,25-30min后,确认预制棒表层玻璃已经处于熔融状态后,开始拉锥;
(2)拉锥过程:固定左边卡爪,移动右边卡爪,移动18-20mm后,锁死卡爪,将灯头继续对着预制棒变径最大的位置继续加热,3-5min后,再次重复之前的操作,根据棒径的不同,3-4次移动后,拉锥处的棒径达到15-16mm,关闭灯头并移走,将拉锥部分放在保温房内缓慢降温,18-20min后,即可使用玻璃刀从拉锥处最细处割断,并将两节拉锥好的预制棒移出保温房,冷却待用。
灯头与预制棒的距离以50mm为最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预制棒拉双锥,没有浪费一点玻璃材料,并且未改变锥头的芯包比例,且锥头应力极小,确保了拉锥过程中没有损耗,其次保证在拉丝过程中没有因为拉锥造成的芯包比变化导致的其他参数报废,有效的提高了预制棒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热过程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拉锥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拉锥多次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拉锥多次后锥头示意图。
1、卡爪,2、预制棒,3、灯头,4、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由于目前预制棒的尺寸都朝着更粗更长的方向发展,而预制棒的棒径都基本达到了150-200mm,为了让预制棒更好的受热,拉锥部分的热量更均匀,减少由于拉锥时热量不均造成的内应力,采用丙烷加氧气的燃烧方式,而气体的配比丙烷:氧气体积比=60:250。
本发明的一种预制棒拉双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图1所示,预热过程:首先将预制棒2夹在两端的卡爪1,确认预制棒的水平,将灯头3对准需要拉锥的位置,采用丙烷加氧气的燃烧方式对预制棒进行预热,灯头3与预制棒2的距离以50mm为最佳,预热时,首先使用一个灯头3预烧,8-10min后,开启第二个灯头,继续增加预制棒的温度,使温度能够逐渐渗透,25-30min后,确认预制棒表层玻璃已经处于熔融状态后,开始拉锥。
(2)如图2a和如图2b,拉锥过程:固定左边卡爪,移动右边卡爪,移动18-20mm后,锁死卡爪1,将灯头3继续对着预制棒变径最大的位置继续加热,3-5min后,再次重复之前的操作,根据棒径的不同,3-4次移动后,拉锥处的棒径基本达到15-16mm,关闭灯头并移走,将拉锥部分放在保温房内缓慢降温,避免直接移出降温过快造成锥部应力过大。18-20min后,即可使用玻璃刀从拉锥处最细处割断,并将两节拉锥好的预制棒移出保温房,冷却待用。
为了确认此方法拉锥的锥头情况,使用游标卡尺确认锥头直径。以及使用应力仪检查两个锥头4的应力分布,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德雷特通光光纤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德雷特通光光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2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刀头排列设备
- 下一篇:圆盘锯片中心孔自动铰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