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型舌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2778.8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国;张培恒;蒋再毅;王博;俱伟健;薛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066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型舌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诊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强型舌诊系统,利用图像处理、人脸识别和神经网络算法通过脸色和舌头对患者进行辅助诊断。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增强型舌诊系统的面部识别和五官定位的方法,上述增强型舌诊系统的舌像获取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利用所述增强型舌诊系统进行舌诊的方法。
背景技术
观察患者的脸色和苔色(舌头)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脸色分为主色、客色和病色三种,不同的脸色代表不同的健康状况,人的脸色就是一面可以看出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的镜子;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是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传统的望诊方式通常是医生用肉眼观察患者的脸色和舌头形态和色泽等特征,然后根据从医经验进行诊断。然而,由于医生的个人经验有所不同,使得舌诊的受医生的主观性影响较大。并且,等待医生看诊是一件十分麻烦和费时的事情,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近年来,已经公开了一些舌诊系统,该舌诊系统具有图像采集模块对舌头进行图像采集,然后医生可以根据采集的图像进行诊断,然而,通过这种系统采集的图像信息往往拍摄不够准确,并且存在有色差,使得诊断也会出现偏差。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无误地采集脸色和舌像信息,并且能够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自动化诊断的系统,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速度,减少花费的等待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舌诊系统,其能够对人脸和舌部进行准确识别定位,并且能够基于采集的信息自动地进行诊断。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增强型舌诊系统,包括光源照明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主机模块;所述光源照明模块为面光源,足够照明患者的面部区域,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提供照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相机和超低畸变镜头,用于对患者进行图像采集,所述主机模块包括面部识别模块和病症分类器,所述面部识别模块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通信连接,能够接收由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传输的图像信息,并且进行识别反馈,所述病症分类器与所述面部识别模块通信,以接收识别后的图像信息进行诊断。
优选的,所述光源照明模块为LED阵列,且具有可调的照明亮度和角度。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WIFI工业相机,具有USB存储器、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主机模块是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病症分类器通信,用于显示诊断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增强型舌诊系统的舌像获取方法,包括:
1)调整光源照明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相对于人脸的位置,使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清晰地采集人脸的面部特征;
2)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传输到主机模块的面部识别模块,进行面部识别,若面部识别失败,返回步骤1),若面部识别成功,进行下一步骤;
3)基于标准的人脸比例,进行五官定位,若五官定位失败,返回步骤1),若五官定位成功,进行下一步骤;
4)获取脸色信息,同时限定唇部区域,提示伸出舌头,进行舌部图像;
5)获取舌部图像,并对该舌部图像进行平滑滤波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增强型舌诊系统进行舌诊的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增强型舌诊系统的舌像获取方法获取脸色和舌像信息;
将所述脸色和舌像信息输入到所述主机模块的病症分类器;
所述病症分类器对所述脸色和舌像信息进行运算,得出病症分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将病症分类结果显示在显示模块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病症分类器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脸色和舌像信息输入到所述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
训练所述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
调整所述BP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
获得最优的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2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