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药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1133.2 | 申请日: | 2017-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3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秦月好;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停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00;A61K35/64;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盆腔炎 性疾病 后遗症 中药 方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药方剂,涉及中药领域。其由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元胡、熟大黄、生蒲黄、炒灵脂、乌药、木香、姜黄、白僵蚕、蝉蜕、小茴香、川牛膝。本发明方剂具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组方独特精炼,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适合开发成中药新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为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equelaeof PID)是指盆腔炎性疾病未能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所发生的后遗症,主要病理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症状表现为非周期性的下腹部持续或间断性钝痛、胀痛或隐痛,常伴白带增多,低热,疲乏等症,常见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见盆腔炎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痛、不孕症和异位妊娠。西医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长期应用抗生素进行对症处理,但使用抗生素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且易产生耐药性。中医对治疗此病具有明显优势。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属中医学“妇人腹痛”、“经病疼痛”、“带下病”等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非周期性的下腹部疼痛或后背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钝痛或隐痛,且其加重或缓解没有明显规律,疼痛部位可以是整个下腹部,也可以是双侧或单侧髂窝处,或是无明显定位,常伴有阴道不适,部分患者亦见食欲不振、失眠、易疲倦、性欲丧失或易冲动等表现。从现有公开治疗我的中药方剂来看,不同医家对该病的病机认识各有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从而得出不同的组方(处方)来治疗该病,各自的处方适合的具体人群与疗效也不尽相同。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发明人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由于经行产后、胞门未闭,风寒湿热之邪,或虫毒乘虚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蕴积于胞宫,形成气滞血瘀之证,又因反复进退,耗伤气血,虚实错杂,故缠绵难愈。以“滞”与“瘀”为其核心病机,谴方用药应针对此病机进行选择配伍,应以“行气荡胞、逐瘀荡胞”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主要法则。为此发明人经科学的组方,并经多年的临床验证,得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独特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药方剂。本发明方剂的组方及用药剂量专程为中药新药开发进行了优化,处方药材使用量构成比情况从未公开外泄,该方剂不但疗效确切,并且组方独特精炼安全,非常适合开发为中成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药方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元胡10-20份,熟大黄3-10份,生蒲黄5-15份,炒灵脂5-15份,乌药10-20份,木香3-10份,姜黄5-15份,白僵蚕5-15 份,蝉蜕3-10份,小茴香3-10份,川牛膝5-15份。
作为优选项:
所述中药原料重量份构成如下:元胡12-18份,熟大黄5-9份,生蒲黄6-12份,炒灵脂6-12份,乌药12-18份,木香5-9份,姜黄6-12份,白僵蚕6-12 份,蝉蜕5-9份,小茴香5-9份,川牛膝6-12份。
再优选所所述中药原料重量份构成为:元胡15份,熟大黄6份,生蒲黄10份,炒灵脂10份,乌药15份,木香6份,姜黄10份,白僵蚕10 份,蝉蜕6份,小茴香6份,川牛膝1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方剂的功能主治为: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症见下腹部疼痛或后背部疼痛,呈持续性或间断性钝痛或隐痛。疼痛部位常常遍及整个下腹部,或仅局限于双侧或单侧髂窝处,亦或无明显定位,常伴有阴道不适。其组方方解即作用机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停,未经王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