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报警器设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0769.5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0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乐昌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3/00 | 分类号: | G08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报警器 数字显示系统 数字信号系统 电信号转换 报警系统 高低电平 光敏电阻 报警器 报警声 间歇式 光照 输出 | ||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光电报警器设计,本发明由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系统,数字显示系统,555报警系统组成;本发明通过光照光敏电阻和NPN三极管共同控制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74LS48显示数字是哪路被挡,同时由555报警器发出间歇式的报警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电子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报警器设计。
背景技术
光电技术、光电科技是一门结合光学、电子与电机之尖端技术,早期由于技术门槛高,偏重国防与航天领域之发展,并以雷射相关应用为主。近十余年来,光电相关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其应用更是无远弗届,层面扩及通讯、信息、生化、医疗、工业、能源、民生等领域。展望光电报警器的未来,在轻量化、便携性、低耗能、高效益、整合强的特性下,将更深入各产业应用范围中。
光电产品因应用广泛已成为众所瞩目之焦点,近来无论在通讯网路、多媒体信息化社会等炙手可热的应用领域上,光电产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许多专业人士都预见到二十一世纪将是属于“光”的世纪。为此,无论日、美、欧等先进国家,或亚太新兴国家皆一致看好对光电产业之潜力,对光电市场未来成长潜力皆寄予厚望,并积极投入光电产业的发展。光电报警器正是众多光电产品中的佼佼者,以其简单、方便、灵活性强的特点让更多的群众受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电报警器价逐步升级,升级后可使更多的人们受益。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光电报警器设计,本发明由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系统,数字显示系统,555报警系统组成;本发明通过光照光敏电阻和NPN三极管共同控制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74LS48显示数字是哪路被挡,同时由555报警器发出间歇式的报警声。
附图说明
图1:光电报警器框图。
图2:工作原理图。
图3:光电转换图。
图4:多谐振荡器电路图。
图5:74LS48与共阴数码管的链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专利。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光电报警器设计,本发明由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系统,数字显示系统,555报警系统组成;本发明通过光照光敏电阻和NPN三极管共同控制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74LS48显示数字是哪路被挡,同时由555报警器发出间歇式的报警声。光电报警器框图如图1所示。
进一步的,光电报警器原理如图2所示,电路中的左侧为第一路,右侧电路为第二路电路,当两路电路都没有被遮挡的时候,光耦是导通的,即光耦上端两端电压都为低,然后经过74LS32或门以后的总的电压为低,低电压与555的管脚4相连,RS使得555输出一直为低,不能驱动蜂鸣器响,故不会响铃,同时光耦上端的的低电平信号与74LS48中的1、7脚输入的信号,输出的信号通过共阴数码管显示为0。当光耦有其中一路被遮挡后,挡住的光耦不能短路,处于断开,两个光耦上端的点平有一个为高,另一个为低,然后经过74LS32或门以后的总的电压为高,高电压与555的管脚4相连,使得555能够正常工作,产生1.58KHZ(0.7*(R15+key)*C2)的矩形脉冲,使蜂鸣器会响铃。光耦上端的的高、低电平信号与74LS247中的1、7脚输入的信号,输出的信号通过共阴数码管显示为1、2。当两路光耦都被遮挡的时候,光耦就会都不导通,光耦在截止状态,即光耦上端两端电压都为高,然后经过74LS32或门以后的总的电压为高,低电压与555的管脚4相连,使得555输出一直为矩形脉冲,驱动蜂鸣器响,故会响铃,同时光耦上端的的高电平信号与74LS48中的1、7脚输入的信号,输出的信号通过共阴数码管显示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乐昌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乐昌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