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话免打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9883.6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饶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350 | 代理人: | 吴桂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话 打扰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免打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等通信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如微信、QQ、微博等应用程序也广为普及,尤其是对于微信、QQ这类通讯类的应用程序,不但有一对一的对话窗口,还具备多人的群聊窗口,群聊人数较多时,群聊窗口中会不停地弹出群消息,手机会频频地发出提示音,对于非通话时段,提示音起到提示查看消息的功能,但是在用户使用手机进行通话时段,后台发出的提示音会扰乱双方的通话内容,尤其是群消息,提示音更是接连不断,严重影响双方的通话,并且对于通话的另一方而言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话免打扰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话过程中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会扰乱双方通话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话免打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通话过程中,关闭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
在通话结束后,开启所述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话免打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关闭单元,用于在通话过程中,关闭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以及
第一开启单元,用于在通话结束后,开启所述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
本发明实施例在通话过程中,自动进入免打扰模式,关闭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避免通话过程中干扰到通话的双方,另外当通话结束后手机自动退出免打扰模式,同时恢复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无需手动开启,操作非常的人性化,用户体验感强。相反,如果未有向外拨打电话或接听来电,即手机没有处在通话状态时,则手机不会进入免打扰模式,即不会关闭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话免打扰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话免打扰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通话免打扰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通话免打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通话免打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通话免打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话免打扰方法的实现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在通话过程中,关闭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
在步骤S102中,在通话结束后,开启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手机当前是否有向外拨打电话或接听外面的来电,如果有,在通话开始时,则自动进入免打扰模式,关闭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例如,微信、QQ、易信等应用程序的提示音以及微博、淘宝等应用程序中通知的提示音,避免通话过程中干扰到通话的双方。相反,如果未有向外拨打电话或接听外面的来电,则手机不会进入免打扰模式,不会关闭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通话结束后手机自动退出免打扰模式,同时恢复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无需手动开启,操作非常的人性化,用户体验感强。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话免打扰方法的实现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步骤S201中,预先选定所需关闭提示音的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
在步骤S202中,在通话过程中,关闭预先选定的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
在步骤S203中,在通话结束后,开启预先选定的短消息以及应用程序的提示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9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智能电器进行通信的方法及智能电器
- 下一篇:用户装置和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