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噁唑酰草胺、异噁草松和双草醚的除草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8505.6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丰喜;祁月月;王国华;陈涛;范伟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0 | 分类号: | A01N43/80;A01N43/76;A01N43/54;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21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噁唑酰草胺 异噁草松 双草醚 除草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化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解决水稻田一年生杂草防除问题的除草组合物。
背景技术
噁唑酰草胺(metamifop)属于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生物合成。用药后几天敏感杂草出现叶面退绿,抑制生长,一般杂草在2周后出现干枯死亡。其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和直播田中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千金子、牛筋草等。
异噁草松(Clomazone)属于杂环类除草剂,可被植物的根和幼苗吸收,能导致敏感植物叶绿素的生成和质体色素积累受阻碍,产生白化现象,抑制杂草光合中的希尔反应,使杂草叶片尖端及边缘褪绿,最后杂草整株干枯死亡。可以用于水稻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对稗草、牛筋草、马唐、金色狗尾草、马齿苋、鸭舌草等杂草均有防效,且对多年生的刺儿菜、大蓟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双草醚(bispyribac-sodium)属于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适用于水稻田苗后除草,对稗草、马唐、鸭舌草、异性莎草、碎米莎草等杂草均有一定的防除效果。
含单一活性组分的除草剂品种在杂草防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连续使用后杂草容易产生抗药性,杀草谱变窄,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除草剂合理复配是提高防除效果、扩大杀草谱、拓宽使用时间,延缓杂草群落演替的速度,降低农药单一使用所带来的抗性风险,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使用成本及减轻除草剂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作物安全性较高、低毒、低残留、杀草谱广、能有效延缓杂草抗药性的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噁唑酰草胺、异噁草松和双草醚的除草组合物,包括以下有效组分:噁唑酰草胺、异噁草松和双草醚,所述噁唑酰草胺、异噁草松和双草醚重量比为(10-50):(5-45):(1-9)。
进一步的,所述噁唑酰草胺、异噁草松和双草醚的重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80%。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可以加工的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悬乳剂等剂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剂型辅助成分为水、载体、粘合剂、表面活性剂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可以用于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随着作物生长、杂草发生、天气变化而有少量的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其活性成分噁唑酰草胺、异噁草松和双草醚复配后共同施用,具有增效作用,克服了含单一活性组分除草性能不足,同时三种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可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而且扩大杀草谱,可有效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等诸多优点,是一种新型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中所用表面活性剂和载体等农药辅助成分均属环保类型,低毒、低残留,对水稻安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作物、鱼虾和水体产生毒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生物测定实施例1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水稻田一年生杂草,发明人用噁唑酰草胺、异噁草松以及双草醚三种成分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具体方法:室内盆栽法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试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七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8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