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太阳能储热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8224.0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7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钟非;姚登兵;邓自发;谢晓玲;巩杰;吉红九;赵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6;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阳能 循环 水产 养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储热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模块、产热模块、储热模块、净化模块和控制系统,养殖模块包括温室养殖大棚,产热模块包括移动式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模块包括分区调温的储热罐,净化模块包括人工湿地,温室养殖大棚的排水进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排水分别输送到移动式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加热和储热罐进行调温,移动式太阳能热水器通过输送管道与储热罐连通,储热罐的储存热水输送至温室养殖大棚中,各通过控制系统进行统一控制。本发明避免了传统太阳能应用存在的应用效率低、供热速度慢、供热不均匀、供热不稳定、可操作性差的问题,高效调控养殖系统水质,便于扩展养殖周期,提高养殖对象生长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储热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水温对水产养殖对象具有重要影响,在适温范围低限以下,水产养殖对象会停止摄食甚至死亡;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率逐渐提高,而摄食率可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生长速度,对养殖系统水质也有间接影响。
养殖系统水温调控技术具有广泛现实需求,如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如何保温换水或应对连续寒潮,高海拔地区水产养殖如何应对大幅昼夜温差对水温的影响等。传统的水温调控技术多采用电加热、锅炉加热等高耗能模式,不仅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还提高了生产成本。
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备受青睐,在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利用也有报道。然而相关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效率低,大多仅采用搭建温室的方式利用太阳能,冬季水温提升幅度有限;供热速度慢,基于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存、电加热等系列步骤的模式中间环节过多,热水供应存在一定时滞;供热不均匀,太阳能热水系统产生的高温水体如直接排入养殖系统,可出现局部温度过高、养殖池温度分布不均等问题;供热不稳定,连续阴雨天会造成太阳能热水系统供应能力不足,还得依赖电加热、锅炉加热等高耗能模式;可操作性差,如将养殖水体未经处理直接泵入太阳能热水系统,养殖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会导致太阳能热水系统管路堵塞、微生物大量繁殖等许多不良后果。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研发并整合相关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并合理应用到水产养殖系统中。经过检索,将太阳能应用到水产养殖系统的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换热的方式实现,对于储热也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养殖用水进行调温,如名称为“一种海水养殖场水温调控系统”(201420551784.2)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名称为“工厂化养鳖场用太阳能——水源热泵联合供热系统”(200810061011.5)的发明专利,换热模式存在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换热温度不易稳定控制和中间环节多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储热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避免了传统太阳能在水产养殖系统中应用存在的应用效率低、供热速度慢、供热不均匀、供热不稳定、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储热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模块、产热模块、储热模块、净化模块和控制系统,所述养殖模块包括若干温室养殖大棚,所述产热模块包括若干移动式太阳能热水器,所述储热模块包括分区调温的储热罐,所述净化模块包括人工湿地,所述温室养殖大棚的排水通过管道进入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的排水分别通过管道输送到移动式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加热和储热罐进行调温,所述移动式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水箱通过输送管道与储热罐连通,所述储热罐的储存热水通过管道输送至若干温室养殖大棚的各养殖池中,所述养殖模块、产热模块、储热模块和净化模块通过控制系统进行统一控制。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热罐为混凝土结构筑成的地下储热池,所述储热池四周及底部灌入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储热池的内腔分隔成高温区、中温区和常温区且依次连通分区调温,所述储热池的上端开口设有保温盖板。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温区、中温区和常温区的体积比为3: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8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方耐高温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池塘集约化生态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