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把手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8140.7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翁杰;王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汉添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安装 结构 | ||
把手安装结构,包括具有转动轴的把手和能够结合转动轴的把手安装座,把手安装座上设置有中心孔;在转动轴上布置有环卡槽,把手安装座上设置有主动卡扣件、随动卡扣件、联动装置和卡扣复位弹簧,主动卡扣件上设置有适配于环卡槽的主动卡臂部,随动卡扣件上设置有适配于环卡槽的随动卡臂部,主动卡臂部与随动卡臂部之间形成卡口,转动轴能够插入到中心孔中并延伸到卡口中,主、随动卡扣件能够径向相对移动从而能够改变卡口的间距大小,联动装置能够传递主动卡扣件向外移动的驱动力给随动卡扣件从而让主动卡扣件在向外方向移动的同时也让随动卡扣件向外方向移动,卡扣复位弹簧能够驱动主、随动卡扣件向内移动复位。这样,可便利地拆卸或安装把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手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便于把手的安装和拆卸。
背景技术
锁用门把手一般通过装饰面板予以定位,而现有的定位把手的面板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比较大型的装饰面板,比较常见的形状为长方形,一般长度(或高度)大于10厘米;第二种为小型的面板,一般最大外径不超10厘米。现有技术的面板与把手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所述面板是大型的形状情况下,所述把手都是可旋转地直接定位在所述大型面板上,而门扇内外位置的所述面板之间则通过螺丝穿过所述门扇而拉紧直接定位在门扇上,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结构。在所述面板是小型的矩形或圆形的形状时,由于所述小型面板正面的面积小,其本身一般不便直接借助于螺丝定位到门扇上而是通过一个内定位块定位到门扇上,定位的方式是将所述小型面板螺纹连接到所述内定位块上,并且所述把手是定位在所述内定位块上而不是定位在所述小型面板上。在这种小型面板的把手定位结构中,特别在所述把手是一种异形结构的情况下,由于所述小型面板中央的通过孔的尺寸不能太大,一般是稍微大于所述把手末端转轴的外径,为此不能实现在工厂事先组装所述把手与所述内定位块,而是必须在安装现场实施组装,为此锁具的安装不仅复杂而且定位并不特别可靠。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于2014年10月28日提出名称为小型面板把手定位结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420628735.4。所述小型面板的把手定位结构包括小型面板,转动设置在小型面板上的把手;能够定位到门扇上的内定位块,内定位块呈圆形,内定位块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能够让把手的末端转轴或把手的方铁穿过的中央孔,面板的内侧设置有与内定位块适配的容纳腔,容纳腔包括外腔壁和侧腔壁,把手的末端转轴转动连接在容纳腔外腔壁上,容纳腔侧腔壁与内定位块之间设置有采用旋扣结构的扣合定位机构;容纳腔还有定位螺丝,定位螺丝能够穿过面板的侧腔壁径向拧紧到内定位块上。这样,面板与把手预先实施组装后,借助扣合定位机构快速地扣接定位在内定位块上,在安装现场实现快速定位;另外还能够借助螺丝将面板与内定位块之间定位连接,避免徒手拆卸。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专利201420628735.4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所述把手是与所述小型面板组装一起后,再依靠所述小型面板与所述内定位块的扣合来定位到门扇上的,为此在拆卸所述把手时,不可避免地也必须把所述小型面板一起拆卸下来,这种组装方式并不便于单独对所述把手进行更换或者换向。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进一步对把手安装结构进行改进,在保证所述把手的安装稳定性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便捷地完成所述把手的安装,还能够便捷地完成所述把手的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汉添,未经曹汉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8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