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缆上控制盒和一种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7955.3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范涛;刘太刚;唐德钱;赵昌军;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缆上控制盒和一种设置有该缆上控制盒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逐渐开始接纳并使用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作为“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全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计划的逐步清晰,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已经开始进入实质阶段。同时家用充电桩、便携式充电桩也逐渐市场化。
然而,由于许多车主均无固定停车位,整车厂无法给客户安装固定充电桩,因此,大部分整车厂均会为客户配送一个缆上控制盒,以便于客户找寻地点为整车充电(目前主要针对车载充电机功率为3.3kw或6.6kw的车型)。
其中,缆上控制盒是一种至少具有连接确认、漏电保护等控制功能的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充电插头,和用于与整车充电交互的交流充电枪插头,以及位于充电插头和交流充电枪插头之间的控制盒本体,控制盒本体具有连接确认、漏电保护等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充电站还未普遍化,用户在户外行驶后,不能及时找到充电站,只能利用缆上控制盒就近找到插座对整车进行充电,基本为个人家里使用。但是,在充电时,整车需求功率至少为3.3kw或6.6kw,若家里大功率用电器过多,车载充电机也开启工作的话,会导致家里电网负载过大,造成损害线路的风险。
因此,在整车进行充电时,如何避免电网负载过大对线路造成损伤,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上控制盒和一种电动汽车,在给整车充电时,车主能够实时根据充电环境,适当调节车载充电机的需求能耗,以降低电网的负载,避免电网负载过大对线路造成损伤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缆上控制盒,包括控制盒本体,所述控制盒本体中设置有:
PWM占空比产生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输出电流大小;
CP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PWM占空比产生模块发出的PWM占空比信号,并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以调节输出电流大小。
优选地,在上述缆上控制盒中,所述PWM占空比产生模块通过可调电阻调节分压,以发出不同的所述PWM占空比信号。
优选地,在上述缆上控制盒中,所述控制盒本体中还包括:
输出模块,与交流充电枪插头电连接,用于控制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的通断。
优选地,在上述缆上控制盒中,所述输出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充电电流、充电电压的通断。
优选地,在上述缆上控制盒中,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并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电流、充电电压的通断。
优选地,在上述缆上控制盒中,所述控制盒本体中还包括漏电流传感器,
所述漏电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缆上控制盒中,所述控制盒本体中还包括用于将家用电变为低压供电的辅助电源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CP信号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缆上控制盒中,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包括用于将家用电220V交流电变为12V直流电的变压器和整流模块。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文中所述的缆上控制盒。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缆上控制盒和设置有该缆上控制盒的电动汽车,在对整车充电时,车主可通过对充电环境的判断(即判断同一电网中同时工作的大功率用电器过多时),人为降低PWM占空比,减小车载充电机的需求功耗,从而减小用电负载,避免电网负载过大对线路造成损伤。可见,该缆上控制盒具有输出可调、操作简单、便于车主对充电电流进行调节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缆上控制盒的原理总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缆上控制盒的使用说明图。
1-辅助电源模块,2-漏电流传感器模块,3-输出模块,4-交流充电枪插头,5-控制模块,6-CP信号采集模块,7-PWM占空比产生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7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