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V71病毒和CAV16病毒抑制剂氨基吡啶咪唑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07699.8 申请日: 2017-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8276379A 公开(公告)日: 2018-07-13
发明(设计)人: 饶子和;杨诚;蔡岩;郭宇;汪颖;毛永红;赵佩佩;李爽;贺万丽;赵杨杨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D401/04 分类号: C07D401/04;C07D413/14;A61P31/14
代理公司: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代理人: 章社杲;卢军峰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间体化合物 氨基吡啶 碱性条件 咪唑酮 制备 氨基 病毒抑制剂 脱去 合成路线 偶联反应 起始原料 单乙酰 基咪唑 乙酰基 戊烷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为EV71病毒和CAV16病毒抑制剂的氨基吡啶咪唑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合成路线包括以下步骤:(1).以4‑溴‑2氨基‑吡啶1为起始原料,在氨基上形成两个保护基团(PG)得到中间体化合物2;(2).中间体化合物2与单乙酰基咪唑酮3进行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4;(3).中间体化合物4在碱性条件下脱去乙酰基得到中间体化合物5;(4).中间体化合物5在碱性条件下与1,5‑二溴‑3‑甲基‑戊烷6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7;(5).中间体化合物7脱去保护基得到中间体化合物8;(6).中间体化合物8在碱性条件下与化合物9反应得到氨基吡啶咪唑酮衍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V71病毒和CAV16病毒抑制剂氨基吡啶咪唑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全球性常见传染病,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人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我国手足口病的新发病例数量在2010、2011、2012连续三年位居我国法定传染病之首,并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还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上市。

人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和柯萨奇A16型病毒(CAV16病毒)是近年来在我国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临床上,CAV16引起的症状通常较为轻微,而在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中,有少数病例会发生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EV71和CAV16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颗粒呈正二十面体结构,整个病毒壳层由六十个原体(protomer)组成,每一个原体是由VP1,VP2,VP3和VP4这四个蛋白亚基组成。EV71和CAV16在侵染宿主细胞时,先与宿主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然后通过宿主细胞内吞作用所形成的内涵体,进入到宿主细胞内部,在内涵体中,EV71和CAV16的病毒颗粒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变化,并在病毒颗粒正二十面结构的二次轴位置形成一个孔洞,将病毒衣壳包裹的RNA从该孔洞释放至细胞胞浆内,这一过程称为病毒的脱衣壳过程。在EV71和CAV16的VP1中,存在一个保守的疏水口袋,这个疏水口袋在完整病毒中往往被一类来自于宿主细胞的脂类分子占据,因此通过设计特异性的抑制剂,结合在VP1的保守疏水口袋中,能够抑制肠道病毒的脱衣壳过程,从而进一步抑制其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本发明中涉及的氨基吡啶咪唑酮衍生物是一类EV71和CAV16的强效抑制剂,能够与EV71和CAV16的VP1中的疏水口袋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因此该类抑制剂可用于制备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制备方法来满足该类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研发生产。

在先技术已发现一类氨基吡啶咪唑酮衍生物(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具有极强的抑制EV71和CAV16的能力,具有潜在的治疗手足口病的能力,可做为一种新型EV71和CAV16的VP1抑制剂而应用于制备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该类吡啶咪唑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两种:

中国专利CN104744433A(申请公布日:2015年7月1日)公开了一种制备方法(见图1):以2-溴-4-氨基吡啶为原料与碳酸二叔丁基酯反应保护氨基得到中间体A,然后通过钯催化偶联反应与中间体B反应得到中间体C,最后在三氟乙酸的条件下脱保护得到1-(2-氨基吡啶-4-基)-3-(5-(4-((乙氧基亚胺)甲基)苯氧基)-3-甲基戊基)-咪唑啉-2-酮,即化合物a。

该项专利公开的合成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该制备方法用到了钯催化偶联,但是偶联收率很低(小于30%),导致制备成本高昂。

(2).反应中涉及的中间体B的合成步骤较多且收率低。

(3).反应中用到了三氟乙酸脱除氨基上的保护基,这同时会造成产物中O-乙基肟键的断裂水解,造成收率降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未经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7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