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7470.4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0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赵泽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39/16;B01D39/20;A01N59/20;A01N59/16;A01N59/08;A01N59/02;A01P1/00;C02F101/1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喉式直 饮水 处理器 | ||
1.一种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旋转调温盖(2)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三个滤芯、加热模块(3)、加压水泵(4)、电子控制系统(5)和模式切换模块;所述三个滤芯分别为多元离子抗菌PP纤维滤芯(6)、RO反渗透膜滤芯(7)和抗菌矿化滤芯(8);所述多元离子抗菌PP纤维滤芯、加压水泵、RO反渗透膜滤芯和抗菌矿化滤芯依次连通,多元离子抗菌PP纤维滤芯还与抗菌矿化滤芯连通;壳体上还设有原水进口(9)、净水出口(10)、反冲洗入口(11)和反冲洗出口(12);所述原水进口和反冲洗出口分别与多元离子抗菌PP纤维滤芯连通,所述净水出口和反冲洗入口分别与抗菌矿化滤芯连通;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通过加压水泵的水,所述旋转调温盖盖于壳体顶部;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切换净水、原水和反冲洗模式;所述电子控制系统分别与旋转调温盖、加热模块、加压水泵以及模式切换模块电路连接并用于控制整个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的电路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变色温度显示器(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离子抗菌PP纤维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和抗菌矿化滤芯包括外滤筒(14)、透水滤管(15)和顶盖(16);所述透水滤管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顶盖底部,顶盖密封设于外滤筒顶部的开口处且透水滤管设于外滤筒内部;外滤筒的底部设有进水管(17),透水滤管底部设有出水管(18)且所述出水管延伸至外滤筒的底部与下一部件连通;其中多元离子抗菌PP纤维滤芯的进水管分别与原水进口与反冲洗出口连通;抗菌矿化滤芯的出水管分别与净水出口与反冲洗入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矿化滤芯的外滤筒与透水滤芯之间还填充有矿化球(19)。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模块包括模式切换键(20)和若干电磁阀(21);所述电磁阀安装于相邻滤管或加压水泵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模式切换键安装于壳体外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离子抗菌PP纤维滤芯的透水滤芯包括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抗菌粉体、聚丙烯粉和食用植物油;其中,所述抗菌粉体的质量为所述聚丙烯粉质量的0.5-3%;所述食用植物油的质量为抗菌粉体和聚丙烯粉总质量的0.8-1.2%;所述抗菌粉体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氧化锆15-28份、硝酸银5-19份、铜8-18份、锌6-12份、氧化镁20-25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离子抗菌PP纤维滤芯的透水滤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抗菌粉体的制备:称取15-28份氧化锆粉体,溶于180-240份水中配成悬浮液,以180-220r/min的速度搅拌22-32min;另行分别称取5-19份硝酸银、8-18份铜粉,6-12份锌粉和20-25份氧化镁,用55-65份去离子水配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加温至80-90℃,保温30-60min,然后冷却;冷却后,搅拌26-32min,将混合溶液加入到上述的悬浮液中;最后将溶液在280-320℃下烘干,研磨成粒度为160-240目的抗菌粉体;
(2)聚丙烯抗菌颗粒的制备:称取聚丙烯粉,与步骤(1)制得的抗菌粉体按配比混合均匀;再按配比加入食用植物油,然后以80-120r/min的速度搅拌22-32min,最后放入双螺杆成粒机中造粒成型,制得聚丙烯抗菌颗粒;
(3)多元抗菌离子滤芯的制备:将步骤(2)制得的聚丙烯抗菌颗粒制备成熔喷滤芯或绕线滤芯;
上述原料份数均为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喉式直饮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矿化滤芯的透水滤芯由多元离子抗菌矿岩滤料和多元水合还原抗菌材料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水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74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除垢仪
- 下一篇:一种氨氮成套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