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布料移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6438.4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3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强;于阳;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0/16 | 分类号: | B65H20/16;B65H2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海兵 |
地址: | 318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料 移送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料移送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布料移送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布料移送机构,包括压板连接板、前压板和后压板,前压板和后压板均位于压板连接板的下方且分别与压板连接板的两端部相对,前压板和后压板上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穿过压板连接板,压板连接板能够沿导向杆滑动靠近或远离前压板和后压板,前压板与压板连接板之间、后压板与压板连接板之间均设有具有弹性的缓冲件。本布料移送机构采用静摩擦的方式带动布料移动,在移送过程中保证布料夹持部分不会出现褶皱和变形,不会受台板不平产生的高度差的影响,使布料能够始终保持顺畅的移送,保证布料能够正常进入后续加工与使用中,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布料移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材料从一个工位夹持并移送到另一个加工工位。许多加工厂家都选择人工送料的方式,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着质量隐患。因此,机械结构的夹持装置应运而生。
当前的物料移送方式多为机械手(或气爪)移送,这也被广泛应用到布料的移送中,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410588007.X)公开了一种布料夹手,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连接组件;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配合夹持其两者之间的物体;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气缸;所述上夹板的竖直面和下夹板的竖直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相连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杆位于第二连杆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杆上还设有旋转轴;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旋转轴向上位移并轴向旋转。
上述的布料夹手存在以下缺陷:移送时会出现因布料柔软易褶皱、易变形等问题,同时存在台板平面度不高造成压力变化的问题,即因受台板不平产生的高度差的影响,在移送结束后布料不能顺畅的进入下一个加工工位中进行后续加工与使用,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布料移送机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移送后布料能够顺畅的进入后续加工与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布料移送机构,包括压板连接板、前压板和后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板和后压板均位于所述压板连接板的下方,且所述前压板和后压板分别与所述压板连接板的两端部相对,所述前压板和后压板上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压板连接板,所述压板连接板能够沿所述导向杆滑动靠近所述前压板和后压板、或远离所述前压板和后压板,所述前压板与压板连接板之间、后压板与压板连接板之间均设有具有弹性的缓冲件。
本布料移送机构的压板连接板与驱动源连接设置在工作台板的上方,驱动源能够驱动压板连接板沿导向杆滑动靠近前压板和后压板、或远离前压板和后压板,工作时由驱动源提供力使该机构下降,在前压板以及后压板接触到布料后,压板连接板继续受压,通过导向杆以及缓冲件传递压力到前压板和后压板上,使前压板和后压板以一定压力压紧布料带动布料移动。
本布料移送机构采用静摩擦带动布料移动,在移送过程中保证布料前部不会发生变形,从而在拖动布料移动时布料后部变形会自动修正,不会出现褶皱和变形,而且由于前压板与压板连接板之间、后压板与压板连接板之间均设有具有弹性的缓冲件,在移动过程中可根据台板的平面度情况,在弹性缓冲件的弹性缓冲力的作用下能够自动改变压板的压力,不会受台板不平产生的高度差的影响,使布料能够始终保持顺畅的移送,保证布料能够正常进入后续加工与使用中,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在上述的布料移送机构中,所述缓冲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压板连接板抵靠,另一端与对应的前压板或后压板抵靠。通过压缩弹簧的设计,在压缩弹性力的作用下,对应的前压板和后压板可根据台板的平面度,即根据台板不平产生的高度差情况,可以自动调整初始压缩量,改变前压板或后压板的压力,使前压板或后压板始终贴靠在台板上,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以及平面度不高的台板,使布料能够始终保持顺畅的移送,保证布料能够正常进入后续加工与使用中,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