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外缝密封胶性能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6230.2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公;李锴;王永;杨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N17/00;G01N25/00;G01N25/1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密封胶 性能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部件质量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胶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车身外封用的密封胶因为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使用环境中有潮热、雨水、早晚温差、四季气候交变、日照、热氧老化等多种天候作用,特别容易老化和劳损;现在使用的密封胶往往在未到达足够的使用时间,就提前出现表面龟裂、深度开裂、变硬、变脆、变酥、脱落等问题,导致密封失效,密封失效后车辆的钣金很容易生锈流黄水,钣金生锈腐烂、结疮,不但外观难看,而且在轻微刮蹭时就极易挂坏表面、甚至刮蹭脱落,影响了使用寿命;现有的密封胶测试评价标准中,大多仅考虑当场涂覆后的美观度和各型性能,不能反应出外封用密封胶的实际使用价值,因此需要一套对密封胶性能的测试评价方法,以使用户能够挑选出所需要的密封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身外缝密封胶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多套对比试验全面比较分析了密封胶的性能,使该密封胶的各型数据都得到量化,从而能够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对该密封胶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提高了车身外缝的密封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身外缝密封胶性能测试方法,设定标准测试温度、标准测试湿度和标准试样尺寸,在标准测试温度和标准测试湿度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密封胶挤出注膜后等待固化脱模,将脱模出的密封条裁剪为标准试样尺寸的测试试样,并记录测试试样的施工性能;
S2.将测试试样分为若干组进行对照试验;取一组测试试样在标准测试温度和标准测试湿度下进行测试,得到测试试样的力学性能,以该力学性能作为标准力学性能;
S3.耐热性试验,取一组测试试样在标准测试湿度下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将测试试样恢复到标准测试温度和标准测试湿度下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耐热力学性能;
S4.耐湿热试验,取一组测试试样在测试湿度环境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将测试试样恢复到标准测试温度和标准测试湿度下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耐湿热力学性能;
S5.光照老化试验,取一组测试试样用氙灯照射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得到耐老化力学性能;
S6.耐水性试验,取一组测试试样浸泡到一定温度的水中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将测试试样恢复到标准测试温度和标准测试湿度下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耐水性力学性能;
S7.耐寒试验,取一组测试试样降温到冰点以下一定温度,目测观察是否产生裂纹,并持续降温观测产生冰冻裂纹的温度;
所述步骤S3~S7按照任意顺序进行。
所述的施工性能包括密度、流淌性、表干性、固化速度。
所述的力学性能包括拉断伸长率、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硬度、剪切强度、剥离时内聚力。
所述步骤S1中,制作测试试样的具体方式为,以标准测试温度、标准测试湿度的环境为标准测试条件;首先将密封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放置24小时,然后将密封胶挤入模具中注膜,注膜完毕后再次在标准测试条件放置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继续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放置一周再裁剪得到测试试样。
所述标准试样尺寸为宽度10mm±0.2mm、厚度6mm±0.2mm的长条形测试试样。
所述步骤S3中,所述耐热性试验的具体方式为,将测试试样在90℃±2℃下放置300小时,然后在标准测试温度和标准测试湿度的环境中放置4小时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耐热力学性能。
所述步骤S4中,所述耐湿热试验的具体方式为,将测试试样在70℃±2℃、95%±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放置300小时,然后在标准测试温度和标准测试湿度的环境中放置4小时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耐湿热力学性能。
所述步骤S5中,所述光照老化试验的具体方式为,按照GB/T 1865-1997《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的规定》对测试试样进行法1循环750h测试得到耐老化力学性能。
所述步骤S6中,所述耐水性试验的具体方式为,将测试试样浸入40℃的蒸馏水中放置72小时;然后在标准测试温度和标准测试湿度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耐水性力学性能。
所述步骤S7中,所述冰点以下温度为将测试试样降温到-40℃,目测观察是否产生裂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