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丸制作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05570.3 | 申请日: | 2017-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8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信;吴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9C3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 地址: | 300400 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丸 制作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丸制作系统和方法,其中胶液和内容物体在滴头装置的出口处汇聚形成同心流,流出滴头装置的同心流在切割装置的切割口处被来自切割装置的冷却液切割,形成糖葫芦状流体,糖葫芦状流体落入稳流器并被稳流器中的冷却液冷却形成胶丸中,胶丸和冷却液混合物通过冷却柱和升降装置收集到收丸装置中,稳流器中的冷却液还通过冷却液回流管路回流到收丸装置中,胶丸在收丸装置中过滤出来,冷却液用于循环使用。本发明的胶丸制作明系统和方法优点在于:能够加快胶丸的生产速度,同时增强生产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系统和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胶丸制作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胶丸制作系统依靠自重滴制胶丸,胶液依靠自重运送到滴头装置,内容物依靠泵抽运到滴头装置,胶液和内容物体在滴头装置的出口处汇聚,形成同心流,同心流落入冷却液中,依靠自身收缩形成胶丸。现有的胶丸制作系统没有辅助的切割和加速装置,效率低下。此外,胶箱的液面是变化的,随着液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压力也是变化的,那么胶液和内容物流出滴头装置的速度和出口压力也是一直变化的,不利于生产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丸制作系统和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胶丸制作系统,其中,所述胶丸制作系统包括多个滴头装置、分流器、多个切割装置、多个稳流器、多个冷却柱、升降装置、收丸装置、第一抽运泵、第二抽运泵、第三抽运泵和第四抽运泵,其中每个滴头装置接收由第一抽运泵抽运的相应胶液和通过分流器由第二抽运泵抽运的相应内容物,每个切割装置设置在相应滴头装置周围,每个稳流器设置在相应切割装置下方,每个稳流器通过相应冷却柱与升降装置连通,升降装置用于调整每个稳流器与相应切割装置之间的距离,升降装置通过收丸管路与收丸装置连通,收丸装置通过总冷却液管路和设置在总冷却液管路中的第三抽运泵与第一冷却液分支管路的一端和设置在第一冷却液分支管路中的第四抽运泵以及第二冷却液分支管路的一端连通,第一冷却液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每个切割装置连通,第四抽运泵用于将冷却液抽运到每个切割装置,第二冷却液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每个稳流器连通,每个稳流器还通过相应冷却液回流管路与收丸装置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胶丸制作系统,其中胶液和内容物体在每个滴头装置的出口处汇聚形成同心流,流出每个滴头装置的同心流在相应切割装置的切割口处被来自所述切割装置的冷却液切割,形成糖葫芦状流体,糖葫芦状流体落入相应稳流器并被所述稳流器中的冷却液冷却形成胶丸中,每个稳流器中胶丸和冷却液混合物通过相应冷却柱和升降装置收集到收丸装置中,每个稳流器中的冷却液还通过冷却液回流管路回流到收丸装置中,胶丸在收丸装置中过滤出来,冷却液用于循环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胶丸制作系统,其中所述胶丸制作系统还包括多个流量加速器,每个流量加速器设置在相应稳流器下方并通过相应冷却柱与相应稳流器和降装置连通,设置在总冷却液管路中的第三抽运泵与第三冷却液分支管路的一端连通,第三冷却液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流量加速器连通,每个流量加速器用于对相应稳流器中的冷却液进行加速,每个稳流器中糖葫芦状流体被进入其中的加速冷却液冷却形成胶丸,每个稳流器中胶丸和冷却液混合物通过依次相应冷却柱、相应流量加速器和升降装置收集到收丸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胶丸制作系统,其中稳流器为包括内部圈、中部圈和外部圈的同心容器,其中内部圈比中部圈低,第三抽运泵将冷却液抽运到内部圈和中部圈之间,沿着内部圈向下流动到冷却柱,当液面高于中部圈时,多余的液体会溢流到外部圈和中部圈之间,外部圈和中部圈之间的冷却液体通过冷却液回流管路返回收丸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胶丸制作系统,其中所述胶丸制作系统包括还包括胶箱和内容物箱,胶箱与第一抽运泵连通,内容物箱通过第二抽运泵与分流器连通,胶箱和内容物箱的高度低于滴头装置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5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丝小轮地沟槽盖板自动覆盖装置
- 下一篇:立体双层停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