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药多孔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5561.4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司笑莹;陈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47/04;A61K31/12;A61P1/00;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载药多孔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和姜黄素(Curcumin,CUR)溶于二氯甲烷中,制成溶液;
2)将少量碳酸氢铵水溶液边涡旋边逐滴加入到步骤1)中的有机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
3)将步骤2)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形成乳浊液;
4)将步骤3)中所得的乳浊液立即放入冰浴中,并进行超声;
5)超声完毕后,将上述乳浊液迅速倒入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
6)在室温条件下,将上述乳浊液中的有机溶剂挥发之后,再离心收集得到的纳米粒子,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
7)将上述纳米粒子重新分散在1 mL含海藻糖的水溶液中,得到悬浊液;
8)将步骤7)的悬浊液在-80摄氏度冷冻过夜后置于冻干机中冻干12~36 小时,得到的纳米粒子存于-20摄氏度冰箱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药多孔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PLGA的质量为50~200 mg,CUR的质量为4~16 mg,二氯甲烷的体积为1~5mL;所述步骤2)中,碳酸氢铵的浓度为2~8%,体积为100~200 μL;所述步骤3)中,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为2~6 mL,聚乙烯醇浓度为1~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药多孔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超声的参数为超声振幅20~50%,每次5~20 s,间隔1~5s,超声时间为0.5~3 min;所述步骤5)中,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为20~200 mL, 浓度为0~0.5% ;所述步骤6)中,离心速率为8000~15000 转/分钟,离心时间为8~30 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药多孔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海藻糖溶液中海藻糖浓度为3~10%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55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