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识别外挂操作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4491.0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8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识别 外挂 操作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外挂操作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业务系统的原始操作信息;从原始操作信息提取与外挂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特征;基于与外挂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特征,建立外挂操作特征模型;以及利用外挂操作特征模型分析实时操作的操作信息以识别出外挂操作,从而解决了传统手段对已知外挂行为检测的不足,以及无法识别未知外挂行为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识别外挂的准确性,增强了识别外挂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计算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识别外挂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BOSS(Busine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等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普遍存在通过外挂脚本、程序等批量查询用户信息、详单信息或办理业务等操作,这类操作具有发生时间间隔较短,批量执行次数较多,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等特点,从而带来用户敏感信息泄露和违规业务办理的风险,导致业务的安全性降低。
现有技术中对外挂操作的发现手段主要是通过人工统计分析,但投入的人力资源较大,分析周期长,时效性差,人工审核的精确度也较差,并不能够有效识别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外挂操作,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识别外挂操作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段识别外挂操作所导致的效率低下及效果不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外挂操作的方法,包括:采集业务系统的原始操作信息;从原始操作信息提取与外挂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特征;基于与外挂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特征,建立外挂操作特征模型;以及利用外挂操作特征模型分析实时操作的操作信息以识别出外挂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外挂操作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业务系统的原始操作信息;特征提取模块,用于从原始操作信息提取与外挂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特征;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与外挂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特征,建立外挂操作特征模型;以及识别模块,用于利用外挂操作特征模型分析实时操作的操作信息以识别出外挂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判定操作行为是否符合预先建立或自学习的操作特征(即,信息指纹)模型中的基本要素,进行外挂操作的有效识别。整个识别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解决了传统手段对检测已知外挂的不足,以及无法识别未知外挂行为的问题,提高了识别外挂的准确性,增强了识别外挂的适用性,使得用户能够无需具备专业知识、无需设定和维护检测规则,即可轻松实现对外挂程序的监控,进一步提升业务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因外挂程序带来的用户敏感信息泄露和违规业务办理的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识别外挂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挂操作特征(例如,外挂指纹)模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特征(例如,信息指纹)聚类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识别外挂操作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4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