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耐磨缸筒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4269.0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钱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6J10/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耐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缸筒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复合耐磨缸筒及制备方法,属于机械加工及成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缸应用非常广泛,由于液压缸长期工作,其活塞上的密封及导向装置,与缸筒内壁产生相互摩擦,会导致缸筒内壁的磨损,影响液压缸的正常使用,缸筒内壁磨损后,需要更换整个液压缸,特别是大型液压缸,更换成本非常高。目前大型液压缸为了降低缸筒内壁的磨损,采用缸筒内壁喷涂陶瓷或缸筒内壁堆焊耐磨层的办法来处理,这些办法,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耐磨缸筒及制备方法,采用耐磨的缸筒内衬和缸筒外管进行压力复合,形成复合耐磨缸筒,再进行珩磨加工,成为复合耐磨缸筒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复合耐磨缸筒,包括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和耐磨的复合耐磨缸筒内衬;所述复合耐磨缸筒外管的内壁上,通过拉床切削加工,预先开设有多个周向均布且轴向贯通的沟槽;所述复合耐磨缸筒内衬插入复合耐磨缸筒外管的内部,通过内孔拉拔扩孔,其外表面和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表面形成紧密结合,并且复合耐磨缸筒内衬的外表面材料充分镶嵌进入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表面的沟槽中,极大提高复合耐磨缸筒内管外表面和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表面之间的结合强度。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复合耐磨缸筒的制备方法,复合耐磨缸筒的制备步骤如下:
(1)、根据复合耐磨缸筒使用压力,选取合适的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并进行除锈处理;
(2)、在复合耐磨缸筒外管的内壁上,通过拉床切削加工,形成多个周向均布且轴向贯通的沟槽;
(3)、根据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径的尺寸,选取合适的复合耐磨缸筒内管,复合耐磨缸筒内管的外径略小于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径,并进行除锈处理;
(4)、把复合耐磨缸筒内管插入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部(复合耐磨缸筒内管内径为d1);
(5)、已经插入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部的复合耐磨缸筒内管,通过内孔拉拔扩孔,其外表面和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表面形成紧密结合,并且复合耐磨缸筒内管外表面材料充分镶嵌进入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表面的沟槽中,极大提高复合耐磨缸筒内管外表面和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内表面之间的结合强度,完成复合耐磨缸筒的毛坯制作(复合耐磨缸筒毛坯的内径为d2,d2大于d1);
(6)、对复合耐磨缸筒内孔壁进行珩磨,使得复合耐磨缸筒内孔满足内径为d的技术要求,完成复合耐磨缸筒的加工,成为复合耐磨缸筒成品,包括复合耐磨缸筒外管和耐磨的复合耐磨缸筒内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复合耐磨缸筒及制备方法,采用耐磨的缸筒内衬和缸筒外管进行压力复合,形成复合耐磨缸筒,再进行珩磨加工,成为复合耐磨缸筒成品。
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缸筒的耐磨性能,延长缸筒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耐磨缸筒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图;
图2是复合耐磨缸筒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合耐磨缸筒,包括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和耐磨的复合耐磨缸筒内衬2;所述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的内壁上,通过拉床切削加工,预先开设有多个周向均布且轴向贯通的沟槽3;所述复合耐磨缸筒内衬2插入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的内部,通过内孔拉拔扩孔,其外表面和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的内表面形成紧密结合,并且复合耐磨缸筒内衬2的外表面材料充分镶嵌进入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的内表面的沟槽3中,极大提高复合耐磨缸筒内衬2的外表面和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的内表面之间的结合强度。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合耐磨缸筒的制备方法,复合耐磨缸筒的制备步骤如下:
(1)、根据复合耐磨缸筒使用压力,选取合适的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并进行除锈处理;
(2)、在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的内壁上,通过拉床切削加工,形成多个周向均布且轴向贯通的沟槽3;
(3)、根据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内径的尺寸,选取合适的复合耐磨缸筒内管,复合耐磨缸筒内管的外径略小于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内径,并进行除锈处理;
(4)、把复合耐磨缸筒内管插入复合耐磨缸筒外管1的内部(复合耐磨缸筒内管内径为d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4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用双电机总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程式电动车用动力总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