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3984.2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华;缪学军;李超;许生军;杨浩飞;刘兴盛;慎伟华;陈政;付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流 水体 污染 生态 修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的固定间隙格栅,多级生态净化带以及沉水植物种植区;其中所述多级生态净化带随着水流速度不同而长度不同,所述格栅中间设有移动式曝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级生态净化带的各级之间通过围网隔开,围网通过固定桩固定在河道驳岸上。
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最前端设置固定间隙的格栅,以阻隔漂浮物;
(2)水体经过格栅进入移动式曝气系统,在充分曝气后增加水体溶解氧,使水体活化,加速悬浮物的沉淀与分解;
(3)随后水体进入根据水流速度设置的不同长度的多级生态净化带,水体透明度有所提高,达到沉水植物生长的要求;
(4)最后水体进入沉水植物种植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生态净化带的植物为紫根水葫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多级生态净化带采用从下游向上游逐级连续布置的方式,在水体通过最后一级生态净化带达到沉水植物的生长条件后,最后一级生态净化带移动至最上游,作为第一级,格栅和移动式曝气系统向前移动,如此逐级定向移动修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沉水植物种植区包括初级配置沉水植物种植区和优化配置沉水植物种植区;把生态净化带最后一级移至最前端作为第一级后,在移除生态净化带的空白处,继续进行“沉水植物初级配置模式”的种植,待“沉水植物初级配置模式”生长稳定,形成一定的自净能力后,在“沉水植物初级配置模式”的基础上补种“沉水植物优化配置模式”,如此循环直至整个治理区域全部恢复沉水植被的生长,将所有生态净化带全部移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配置沉水植物种植区的植物为穗花狐尾藻、金鱼藻、马来眼子菜、水盾草的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配置沉水植物种植区的植物为微齿眼子菜、篦齿眼子菜、伊乐藻、黄花狸藻、苦草的任意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水体为河道、沟渠或小型湖库的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9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