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宽大裂缝的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3539.6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银;黄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宽大 裂缝 修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宽大裂缝的修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宽大裂缝的修补方法,旨在提高混凝土宽大裂缝的修补效率,增强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应用前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宽大裂缝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表面清洗;2、灌浆斜孔的布置;3、凿槽;4、填料;5、灌浆;6、裂缝保护。本发明适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闸墩等混凝土宽大裂缝处理工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宽大裂缝的修补方法,主要适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闸墩等混凝土宽大裂缝处理工程。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但由于结构受力条件、基础变形、温控等因素,常导致其产生裂缝。工程中一般依据裂缝的宽度、深度及贯穿条件等进行分类:
Ⅰ类裂缝(浅层裂缝):表面缝宽δ≤0.2mm且不贯穿;
Ⅱ类裂缝:表面缝宽0.2mm<δ≤0.5mm且不贯穿,或缝宽δ≤0.2mm且为贯穿缝;
Ⅲ类裂缝:表面缝宽δ≥0.5mm裂缝,或缝宽δ≥0.2mm且为贯穿缝。
上述三类裂缝中,Ⅰ类和Ⅱ类裂缝的处理相对简单,施工工艺便捷,修补的效果比较理想;但第Ⅲ类裂缝由于其缝宽较大、嵌缝较深或对结构存在贯穿性,将其定义其为“宽大裂缝”。这类裂缝对结构的危害较大,严重时影响建筑物的正常运行,为此,各设计院或施工单位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制定了多种处理方案,但效果总体不够理想;也就是说,工程中混凝土宽大裂缝的处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宽大裂缝的修补方法,旨在提高混凝土宽大裂缝的修补效率,增强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宽大裂缝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表面清洗:修补混凝土裂缝前,用钢丝刷清理混凝土基面,并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裂缝表面,将松散的表面、泥沙和污垢清洗干净;
2、灌浆斜孔的布置:采用跨缝布斜钻孔的方式在混凝土裂缝两侧钻设呈梅花型布置的灌浆斜孔,并在灌浆斜孔内埋入深度h1为混凝土裂缝深度一半、并穿过该裂缝的斜孔灌浆管;
3、凿槽:在混凝土基面上以混凝土裂缝为中心、并沿裂缝向两端延伸10~15cm凿U型槽;
4、填料:将U型槽中杂物清除并冲洗干净,待基面完全干燥后,在U型槽底部及两侧先涂刷一层SR配套底胶,底胶表面干燥后,将切割成合适形状的SR填料填入U型槽内,并压实整理成平滑表面;
5、灌浆:灌浆前对缝面逐孔进行水、风轮换冲洗,将灌浆斜孔内及混凝土裂缝缝面的粉尘冲洗干净后灌浆,灌浆压力控制在0.2~0.5MPa之间,每一灌浆斜孔灌浆结束后,及时将斜孔灌浆管的孔管口用皮管扎死或用其它方法封闭好孔口,待浆液凝固后,切除孔口管,然后用SR填料将表面抹平;
6、裂缝保护: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型SR防渗盖片对处理后的混凝土裂缝进行保护,在粘贴SR防渗盖片前,将混凝土基面清理干净并确保其干燥,再在需要粘贴SR防渗盖片的混凝土基面部位涂刷SR配套底胶。
所述灌浆斜孔的孔距d1为0.4~0.6m,孔径不小于16mm,灌浆斜孔的中心线与混凝土裂缝的水平距离d2为10~20cm,灌浆斜孔与混凝土裂缝夹角为45°~60°;所述斜孔灌浆管采用环氧胶液粘结牢固,该灌浆管的孔管口周边采用SR填料封口。
所述U型槽的槽口宽度d3为10cm,深度h2为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