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纹码编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3305.1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7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陆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际文 |
主分类号: | G06K19/04 | 分类号: | G06K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纹码 编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纹码编码方法及系统,借鉴人体指纹图像,在至少一种预设的指纹模板上,通过在至少一条指纹线上设置至少一个指纹特征点实现数字和/或字母的编码,由此形成包含特定信息的指纹图形,可用于对产品进行编码标识。所述指纹图形包含某一物品特定编码信息并形成在所述物品之上时,如同人体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使用特征点来表述物品特定身份信息的指纹图形,称之为物纹码(Fingerprint of Thing,FOT)。物纹码作为由人体指纹图形衍生的一种全新的具有二维尺寸的编码,比一维码包含更多信息,解决一维码无法表达二维码又太复杂的问题。使用本发明编码方法及系统,能为每件产品印刻包含独特身份信息的物纹码,如同人体指纹,终身不变,随时可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借鉴指纹特征点进行编码的物纹码编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出了大量的产品,这些产品需要分类、识别、追溯,辨认真伪。1949年一维条码在美国问世,1991年以PDF417码为标志的二维条码由美国Symbol公司提出,目前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一维条码的信息量有限,二维条码信息量很大,但其问题在于这些条码图像明显区别于其所标记的物品,通常呈现为一个条形或者方形图形块。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在相应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不可或缺。
但是,一维条码所能表示的信息量有限,通常其本身只是作为一个标识,使用时需要依赖外部数据库的支持;二维条码是比一维条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示信息,可以在比较小的面积上表示大量的信息。二维条码抗干扰力强,应用极广。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利用二维码进行欺骗的案例屡见不鲜,让人对于二维条码又爱又恨。
此外,众所周知的是,人体指纹是手指皮肤上特有的花纹,由皮肤上的纹线构成。这些纹线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等被称为特征点。纹线的这些特征点有无数种排列,因此,每个指纹甚至一个指纹的每条纹线都是独特的。指纹的生物特性可以分为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
人体指纹的总体特征:
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凹凸不平产生的纹线,这些近乎平行的曲线,形成了不同的指纹类型,称为指纹的总体特征。人体指纹根据其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弓型纹、箕型纹和斗型纹。但是人体指纹类型的分类不局限于此种方式。
(1)弓型纹(Arch)
弓型纹是纹线从一边流入,中间隆起,然后从另一边流出的指纹类型。弓型纹无中心点,中心花纹与上下包围线无明显界限,因此,没有真正的三角形花纹。所述中心点是指指纹图形中的特征点,其几何特征是纹线绕中心C点的角度变化刚好为π值,对双中心点来说则为2π。
(2)箕型纹(Loop)
箕型纹是一条或多条纹线,从一边流入,中间弯曲折回,在同一边流出的指纹类型。它由一条以上完整的箕型线组成中心花纹(中心点)。箕型线的对侧有一个三角形花纹的上下纹线(三角点)包围着中心花纹。
(3)斗型纹(Whorl)
斗型纹是指纹的中心花纹呈环形或者螺形等曲线状,由内向外扩展,与上下包围线汇合形成两个以上三角点的指纹类型。
人体指纹的局部特征:
也称为细节点(minutia)或称特征点。实际上,指纹纹线并不是连续的,平滑笔直的,而是经常出现中断、分叉或转折。这些断点、分叉点和转折点,就是特征点。两枚指纹经常会具有相同的总体特征,但是它们的局部特征,即特征点,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这些特征点提供了指纹唯一性的确认信息。
这些局部特征点可用以下特性来描述,包括:分类、位置、方向、曲率等特性。
关于分类特性,这些局部特征点的分类,最典型的是端点和叉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际文,未经陆际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标签所有权转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功耗物联网电子纸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