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跟随式推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03181.7 | 申请日: | 2017-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3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梁耀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国钊;李德魁 |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组件 推砖装置 跟随式 支架 可拆卸方式 自动上砖机 安全隐患 导向组件 夹持组件 胶轮组件 上砖机 夹持 砖垛 去除 兼容 小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随式推砖装置。其包括:支架,安装在上砖机之进砖小车上;推砖气缸组件,通过一夹持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和推砖胶轮组件,通过一导向组件与所述推砖气缸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兼容现有的自动上砖机夹持最后一个砖垛的操作,达到提升使用效果、去除安全隐患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兼容现有自动上砖机的跟随式推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陶瓷产业连续多年快速发展,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急剧增加与劳动力缺乏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对成品砖包装这种劳动强度高、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人员流动性大的工种,招工及管理都较为困难;由自动包装线代替人力完成陶瓷砖的包装、码托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只有让生产过程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让体力劳动工种变为脑力劳动工种,才能解决企业的用工问题与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上砖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夹砖装置2夹持最后一垛砖时,因砖垛厚度不足,而且成品砖架3的靠背高、顶端有方形小铁板31,导致成品砖架3顶端小铁板31与夹砖装置2的横支撑发生干涉,使夹砖装置无法夹持最后的几片瓷砖;因此需要使用推砖装置1(一般采用气缸驱动四连杆机构),将最后一垛砖稍微往后推,保证夹砖装置2的夹砖胶条能够夹持最后一片瓷砖。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种四连杆式推砖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位置和气压都需要精确调节,否则会推不动或者推倒砖垛;2、伸出动作大,伸出和缩回区域正好在上砖操作区域,容易误伤操作工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随式推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跟随式推砖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上砖机之进砖小车上;推砖气缸组件,通过一夹持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和推砖胶轮组件,通过一导向组件与所述推砖气缸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是由两竖杆、上横杆和下横杆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两竖杆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上砖机之进砖小车上。
作为优选,所述推砖气缸组件由气缸座和安装在气缸座上的推砖气缸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组件由两块夹板和若干连接螺栓组成,两块夹板通过连接螺栓分别与所述气缸座连接并将气缸座夹持在两个竖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推砖胶轮组件由一条连杆和两个胶轮组成;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推砖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所述两个胶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连杆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的中部通过一个浮动接头与所述推砖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组件由两个导向座和两条导向杆组成;所述两个导向座设置在所述气缸座上;所述两条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连杆上,其杆体部分则滑动穿设在导向座中。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兼容现有的自动上砖机夹持最后一个砖垛的操作,达到提升使用效果、去除安全隐患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上砖机夹砖机构夹持最后一个砖垛的动作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上砖机推砖装置的动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动作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的动作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进料测试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输送机构及翻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