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种属判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2119.6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秦川;向志光;佟巍;夏霞雨;阮研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49 | 分类号: | G01N33/49;G01N15/14;G06F17/3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样 血液 物种 血液检测技术 样品需求量 散射光谱 数据分析 成功率 数据库 鉴别 检测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血液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种属判别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不同物种血样中FSC和SSC的差异,建立了不同物种血样散射光谱的数据库,并采用SVM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获得了鉴别血液种属的模型,根据该模型对血样种属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样品需求量小50μL的样品即可完成检测,鉴定方法快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种属判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血液是在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体和细胞代谢产物等。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迅速,当前,我国在血液制品产业上的监管日益严格,措施及整治方案频出。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体血液、组织器官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药发(1996)27号)《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进口人体血液、血浆、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应当经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批准。《通知》中第一条规定:人体血液的采集、供应、加工生产和进出口均由卫生部统一归口管理;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进出口没有卫生部的批件或证书,任何单位均不得经营,口岸药检所不得接受报验,海关不予放行。技术部门需对进出口物品的生物安全性做技术审核。
但是在国家管理和控制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虽然涵盖了动物来源的血液样品的检疫要求,但没有给出相关的检测方法。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对我国的多样性的生物资源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现阶段我国特有和稀有物种的血液制品存在着流失的可能。而进口的血液制品也存在一定隐患。此外没有管理控制的进口血液制品也有可能成为生物入侵途径,造成生物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我国的血液制品,特别是进出口血液制品做物种来源的分析。
目前可以应用与血液种属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血液生化的方法、基于不同物种血液免疫原性的检测方法、基于不同物种基因组信息差异进行鉴定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检测的时效性较差,无法快速做出物种判定,检测周期长。目前也有人开发了基于拉曼光谱的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血痕的物种来源检测,对于新鲜血液鉴定不适用。
可见,目前对于血液制品的物种来源并没有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快速高效的鉴别血液样品物种来源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种属判别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新鲜血液的种属鉴定,样品需求量小,鉴定方法快速。
本发明提供了血液细胞散射光谱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为,将血液细胞的FSC、SSC、FSC/SSC经主元分析、SVM法聚类后,构得数据库。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本发明构建方法构得的数据库。
以本发明构建方法构得的数据库在血液种属判别中的应用。
本发明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物种动物以及人类的血液中血细胞在大小、密度、粒度、细胞内容物等方面存在差异。本发明利用散射光谱技术识别不同物种血液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在细胞大小、细胞内容物折光率等方面的差别,并将这种差别应用于血液细胞种属来源的判定。
血液样品中细胞的散射类似于米氏散射数据,因此在对于血液细胞进行分析时可以选定一定波长的激光,并测定散射的角度等。这些反应在测试数据上表现为前向和侧向散射光信号的不同,即FSC(前向角散射)和SSC(侧向角散射)不同。对不同物种间血液的这种差异在进行较大样本量的分析后,可以建立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建立数学模型用于识别血液样品的不同物种差异,利用此差异可以实现血液样品的物种来源的鉴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2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