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胎压监测系统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1381.9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纲;迈克尔.格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压监测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胎压监测系统简称“TPMS”,是“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胎压监测技术可以通过记录轮胎转速或安装在轮胎中的电子传感器,对轮胎的状况进行实时自动监测,从而为车辆行驶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现有技术的胎压监测系统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其具体是通过轮胎的转速差来判断轮胎是否异常;
另一种是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通过在轮胎里面分别加装气压监测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在汽车静止以及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温度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当轮胎处于高压、低压、高温等危险状态时,进行及时报警,避免因轮胎故障而引发交通事故,以确保行车安全。
但是,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仅仅是监测轮胎里面的绝对胎压,并未考虑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或者温度不同所引起的轮胎外部气压变化,对实际胎压的影响。采用现有技术的胎压监测系统,很可能导致在胎压监测系统发出报警指示前发生胎裂,故采用现有技术的胎压监测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胎压监测系统以及方法,应用该技术方案能实现对胎压的精确监测,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胎压监测方法,包括:
确定轮胎的外部气压;
监测轮胎的内部气压;
根据所述轮胎的内部气压与所述轮胎的外部气压之间的差值,确定当前所述轮胎的胎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下,通过设置在所述轮胎外的气压传感器,监测确定所述轮胎的外部气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下,根据当前的GPS定位系统确定当前所在海拔高度,根据所述海拔高度确定所述轮胎的外部气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下,将所述轮胎的内部气压与所述轮胎的外部气压之间的的差值,作为当前所述轮胎的胎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胎压监测系统,包括:
第一无线传输接口,与设置在轮胎内部的第一气压传感器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探测得到的轮胎的内部气压;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接口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轮胎的内部气压与所述轮胎的外部气压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轮胎当前的胎压。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下,所述控制器还与GPS定位系统连接,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GPS定位系统确定的所在海拔高度,确定所述轮胎的外部气压。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下,还包括:第二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轮胎外,用于监测确定所述轮胎的外部气压。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下,所述控制器还与显示屏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轮胎的胎压输入至所述显示器,以在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轮胎的胎压。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下,将所述轮胎的内部气压与所述轮胎的外部气压之间的的差值,作为所述轮胎的胎压。
由上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胎压监测方法综合考虑轮胎内部的气压以及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或者温度不同所引起的轮胎外部气压变化,根据轮胎的内部气压与轮胎的外部气压之间的差值确定的胎压,能够更佳地表征轮胎当前的实际胎压,故应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胎压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胎压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胎压监测系统的另一可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胎压监测系统的又一可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胎压监测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轮胎的外部气压。
实际上,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或者气温不同所带来的轮胎的外部气压(即实际大气压)也会不一样,本实施例将轮胎的外部气压的变化考虑在内,以实现更佳精确的胎压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未经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1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轮胎
- 下一篇:一种喷雾型电热直发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