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P包包头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1005.X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9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泛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p 包头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包包头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IP包包头检测仅适用于对单一通信协议进行包头检测的问题。本发明方法流程包括:S1、确定通信设备的全部通信协议的IP包包头标记信息;S2、基于IP包包头标记信息生成包头检测列表;S3、当接收IP包数据流时,循环读取包头检测列表中的任一IP包包头标记信息,并将所读取的IP包包头标记信息以字节为单位,依次与IP包数据流进行相似度计算;S4、当计算到当前包头标记信息的末字节,且所述计算结果达到预设值时,确定所述IP包数据流的用于相似度计算的数据段为IP包包头。本发明能够对多种通信协议下的IP包数据流进行IP包包头检测,灵活性好且资源占用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P包包头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采用OSI通信模型还是TCP/IP通信模型进行通信,应用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网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header),称为封装;相对的,在接收数据时,网络上的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在数据接收过程中,准确地抓取数据报文(如IP包),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通信设备之间所采用的通信协议也是多种多样,甚至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同一通信设备兼容多种通信协议已不足为奇。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协议定义了数据单元使用的格式,信息单元应该包含的信息与含义,连接方式,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时序,从而确保网络中数据顺利地传送到确定的地方。
如何针对不同的通信协议,准确抓取与之对应的数据报文,具体如IP包,是目前网络通信的研究热点。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已知当前通信协议类型的前提下,确定与该通信协议对应的IP包结构,进一步确定其包头信息,并在通信设备的抓包模块中,预先存储该包头信息作为包头检测的基准信息,将输入的IP包数据流与该基准信息进行比对,如若相同,则确定输入IP包数据流的当前位置为IP包包头。
由于对于不同的通信协议,IP包包头信息均不相同,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的通信协议,需要对应设置不同的抓包模块。依照现有的这种方法,当一通信设备兼容多种通信协议时,则需要在该通信设备中设置多个针对不同通信协议的抓包模块,检测灵活性差且内存占用量大。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IP包包头检测方案适用于对单一通信协议进行包头检测,无法满足兼容多种通信协议的通信方的通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IP包包头检测方案适用于对单一通信协议进行包头检测,无法满足兼容多种通信协议的通信方的通信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IP包包头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对多种通信协议下的IP包数据流进行包头检测,灵活性好且资源占用少,进而能够满足兼容多种通信协议的通信方的通信需求。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包包头检测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所述IP包包头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所兼容的全部通信协议,确定所述全部通信协议的IP包包头标记信息;
S2、基于所述IP包包头标记信息生成包头检测列表;
S3、当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接收IP包数据流时,循环读取所述包头检测列表中的任一IP包包头标记信息作为当前包头标记信息,并将所述当前IP包包头标记信息以字节为单位,依次与所述IP包数据流进行相似度计算,以获得计算结果;
S4、当计算到所述当前包头标记信息的末字节,且所述计算结果达到预设值时,确定所述IP包数据流的用于相似度计算的数据段为IP包包头。
可选的,任一所述IP包包头标记信息包括包头字节数和包头字节内容,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子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泛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泛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1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