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语音加密的结构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0687.2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1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薛一鸣;张洁;薛静;陈鹞;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19 | 分类号: | H04M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郝亮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语音 加密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语音加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的外接设备来实现通信语音信号实时加密处理的结构及其方法,可有效的对语音信号进行实时加密,保证移动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手机不仅仅在个人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军事、政府以及商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手机通信是一个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并且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就能够截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的通话信息,使得无线窃听事件经常发生。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手机,可实时进行语音加密的装置及其加密方法,对保护个人隐私、国防安全等信息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分析,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语音可实时加密的结构及其方法,具有保密性强、同步性高、适用性好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为不同的移动设备提供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算法的语音加密电路实现结构,可有效满足不同类型的语音信道。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手机语音加密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一种手机语音加密的结构,包括:音频蓝牙模块1、蓝牙差分转平衡模块2、信号采样模块3、信号采样模块4、语音输入模块5、耳机6、存储模块7、复位模块8、电池供电模块9、充电模块10、电压转换模块11和信号处理模块12。
进一步地,音频蓝牙模块1与蓝牙差分转平衡模块2连接,用于检测语音信号,并将其传输给蓝牙差分转平衡模块2。
进一步地,蓝牙差分转平衡模块2与信号采样模块3连接,用于将音频蓝牙模块1输出的差分信号转为信号采样模块3能接受的平衡信号,将信号采样模块3输出的平衡信号转换为音频蓝牙模块1所需要的差分信号。
进一步地,信号采样模块3与信号处理模块12连接,用于将从蓝牙差分转平衡模块2接收到的信号进行DA采样后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12,将从信号处理模块12接收到的信号进行AD转换后传输至蓝牙差分转平衡模块2。信号采样模块4与信号处理模块12连接,用于将从语音输入模块5接收到的信号进行DA采样后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12,将从信号处理模块12收到的信号进行AD转换后传输至耳机6。语音输入模块5与信号采样模块4连接,用于采集语音信号。耳机6与信号采样模块4连接,用于播放语音信号。存储模块7与信号处理模块12连接,用于在掉电时存储程序代码,或在上电时自动将程序拷贝至信号处理模块12的芯片内的FLASH中。复位模块8与信号处理模块12连接,用于进行系统复位。电池供电模块9与信号处理模块12连接;用于提供系统所需的电能。电压转换模块11与信号处理模块12连接,用于将电池电压转换为标准的3.3V和1.5V电压。充电模块10分别与电池供电模块9和电压转换模块11连接,用于对电池供电模块9和电压转换模块11进行充电。信号处理模块12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密或解密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设计的一种手机语音加密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手机语音加密的结构框图包括:包括:音频蓝牙模块1、蓝牙差分转平衡模块2、信号采样模块3、信号采样模块4、语音输入模块5、耳机6、存储模块7、复位模块8、电池供电模块9、充电模块10、电压转换模块11、信号处理模块12;
其中所述的音频蓝牙模块1和信号采样模块3均与蓝牙差分转平衡模块2连接,信号采样模块3、信号采样模块4、存储模块7、复位模块8、电池供电模块9和电压转换模块11均与信号处理模块12连接,语音输入模块5和耳机6均与信号采样模块4连接,充电模块10分别与电池供电模块9和电压转换模块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0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