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压力实时监测结构的无线跟骨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0582.7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查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G01L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压力 实时 监测 结构 无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跟骨骨折矫形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压力实时监测结构的无线跟骨夹。
背景技术
跟骨骨折是目前社会中的常见病,高处坠落或车祸等都会损伤跟骨。跟骨骨折85%-90%为关节内骨折,其主要表现为跟骨后横径增宽,以及足弓改变造成足部畸形,影响人的行走功能并有后遗症。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特别是跟骨横径增宽引起的疼痛很难治愈。临床上常采用保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的临床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移位小于2mm的关节内骨折,亦适用于极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或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而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不适合进行关节重建包括不能行走的老人以及偏瘫者。保守治疗通常采用手法复位、跟骨牵引、石膏或夹板固定。跟骨手术复位器械主要包括石膏固定、穿针撬拔或牵引装置等,这些复位工具没有相关力学数据和形状位置参数,无法定量分析跟骨夹具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通过试验更有效地指导医师更好的使用工具,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压力实时监测结构的无线跟骨夹,对跟骨骨折治疗过程中力学数据进行测量和采集,从而对跟骨夹作用过程进行定量分析。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压力实时监测结构的无线跟骨夹,该跟骨夹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棍和第二夹棍,所述第一夹棍和第二夹棍的同一端通过头部铰链间距可调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夹棍上位置可调地设有第一测力跟骨夹板,所述第二夹棍上位置可调地设置有与第一测力跟骨夹板位置对应的第二测力跟骨夹板,所述第一测力跟骨夹板或第二测力跟骨夹板通过相应的力传导结构连接一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测力跟骨夹板或第二测力跟骨夹板的压力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棍和第二夹棍上设有一列安装孔,所述第一测力跟骨夹板和第二测力跟骨夹板通过相应的安装孔及螺栓导向件可调地连接在第一夹棍和第二夹棍上。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铰链通过安装孔及相应的螺栓或链条可调间距地连接两侧的第一夹棍和第二夹棍。
进一步的,所述力传导结构包括两个导向杆、以及设置在两个导向杆之间的一个导力杆,两个导向杆和一个导力杆设置在第一夹棍或第二夹棍上相邻的三个安装孔中,所述导向杆及导力杆的一端与第一测力跟骨夹板或第二测力跟骨夹板固接在一起,所述导力杆的另一端与测力传感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力传感器上电连接有无线传输器及相应的电源组件,用于发送传输压力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力跟骨夹板和第二测力跟骨夹板的底层为刚性金属承力层、中间层为橡胶缓冲连接层、外表面层为硅胶接触面,形成三明治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棍和第二夹棍的末端设有防滑海绵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棍和第二夹棍为轻质硬铝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轻量化,保证材料的刚度的同时尽量减轻重量≤2kg,具备压力实时检测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功能,采用杠杆原理,配套多种可更换的头部铰链,精准的力传导结构,具有便于医生发力,轻巧,使用方便,测量精确度高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力传导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头部铰链,2、第一夹棍,3、第一测力跟骨夹板,4、无线传输器,5、第二夹棍,6、第二测力跟骨夹板,7、测力传感器,8、安装孔,9、导向杆,10、导力杆,11、防滑海绵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压力实时监测结构的无线跟骨夹,该跟骨夹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夹棍2和第二夹棍5,所述第一夹棍2和第二夹棍5的同一端通过头部铰链1间距可调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夹棍2上位置可调地设有第一测力跟骨夹板3,所述第二夹棍5上位置可调地设置有与第一测力跟骨夹板3位置对应的第二测力跟骨夹板6,所述第一测力跟骨夹板3或第二测力跟骨夹板6通过相应的力传导结构连接一测力传感器7,用于采集第一测力跟骨夹板3或第二测力跟骨夹板6的压力数据。
所述第一夹棍2和第二夹棍5上设有一列安装孔8,所述第一测力跟骨夹板3和第二测力跟骨夹板6通过相应的安装孔8及螺栓导向件可调地连接在第一夹棍2和第二夹棍5上。
所述头部铰链1通过安装孔8及相应的螺栓或链条可调间距地连接两侧的第一夹棍2和第二夹棍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0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鳄嘴花抗癌液
- 下一篇:一种三七皂苷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