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双排折弯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90001501.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延;周晶;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换热器 | ||
一种双排折弯式换热器(1)及其制造方法,换热器(1)包括:第一集流管(10)和第二集流管(20),第二集流管(20)的长度小于第一集流管(10)的长度;扁管(30),扁管(30)分为与第一集流管(10)相连的第一平直段(31)、与第二集流管(20)相连的第二平直段(32)以及连接在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之间的扭转段(33);翅片(40),翅片(40)设在相邻的第一平直段(31)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平直段(32)之间,扁管(30)绕第一折弯轴线(L)在扭转段(33)处折弯以便形成第一折弯部(50),第一集流管(10)和第二集流管(20)绕至少一个第二折弯轴线折弯(K)以便形成至少一个第二折弯部(60)。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排折弯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一些应用场合,诸如微通道换热器的平行流换热器需要绕换热器的横向折弯轴线(平行于扁管的长度方向)折弯(即换热器的集流管折弯)。相关技术中的换热器通常是单排折弯,如图1所示,随着换热能力增大的要求,单排换热器的扁管宽度和集流管外径也随之需要增大,而扁管与集流管的增大直接会导致折弯半径增大,折弯半径增大则会大大浪费空间,例如空调整机内的孔径,在一定的空间内换热器的实际换热面积也会相对减小,从而导致换热器换热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双排折弯式换热器,在同等换热能力条件下,该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直径减小,从而减小换热器的折弯半径,有效利用了空间,从而能够提升效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两端平齐,所述第一集流管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弧形部分对应;扁管,所述扁管沿其长度方向分为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的第二平直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之间的折弯段,所述第一平直段平行于所述第二平直段,所述扁管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排列,所述换热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翅片,所述翅片设在相邻的第一平直段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平直段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在同等换热能力条件下,集流管的直径减小,从而减小换热器的折弯半径,有效利用了空间,从而能够提升效能。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集流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弧形处均向外凸出,所述第二集流管位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内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一个由多个沿轴向彼此间隔开的子管段构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集流管由多个沿轴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子管段构成,所述第二集流管由多个沿轴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二子管段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管段之间的间隙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管段之间的间隙在内外方向上错开。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轴向上,与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管段之间的间隙或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管段之间的间隙处对应的扁管为盲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盲管的第一平直段之间未设置所述翅片和/或所述盲管的第二平直段之间未设置所述翅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相邻扁管之间的间距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其余部分不相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为多流程换热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集流管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90001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丸上药装置
- 下一篇:多层基板以及多层基板的安装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