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具有环封式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90001441.6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5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P.勒托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6 | 分类号: | F23C10/26;F23C10/06;F22B31/00;F22B3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谭祐祥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封 换热器 循环流化床锅炉 除灰 颗粒出口 炉膛 本实用新型 换热器管 灰冷却器 颗粒材料 通道布置 通道接收 限定环 壁部 床料 配置 | ||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1),包含:
- 炉膛(50),
- 环封件(5),以及
- 环封式换热器(10),其布置于所述环封件(5)中,所述环封式换热器(10)包含:
- 壁部(500、505、507、510、520、530、540、550、560),其限定所述环封式换热器(10)的内部(11),
- 第一颗粒出口(590),用于将颗粒材料从所述环封式换热器(10)放出,
- 入口(31),用于接收床料,
- 换热器管(810、820、830),其布置于所述环封式换热器(10)的内部(11)中,
- 第一除灰通道(211、421),其配置成将灰从所述环封式换热器(10) 放出,以及
- 灰冷却器(600),其配置成从所述第一除灰通道(211、421)接收灰,其中,
- 所述第一除灰通道(211、421)布置于比所述第一颗粒出口(590)更低的水平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1),其中,所述壁部(500)限定:
- 第一隔室(21),其包含用于接收床料的所述入口(31);和
- 第二隔室(22),其包含所述换热器管(820),其中
- 所述壁部(500)中的第一壁部(510)使所述第一隔室(21)与所述第二隔室(22)分离,并且,限定用于将床料从所述第一隔室(21)输送至所述第二隔室(22)的第一通道(512),
- 所述第一除灰通道(211)配置成将灰从所述第一隔室(21)放出,并且,所述环封式换热器(10)包含:
- 第二除灰通道(421),其配置成将灰从所述第二隔室(22)放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1),其中,
- 所述第二除灰通道(421)布置于比所述第一颗粒出口(590)更低的水平面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1),其中:
- 所述第一壁部(510)的一部分限定所述第一隔室(21)和所述第二隔室(22)两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1),其中,所述环封式换热器(10)的所述壁部(500)限定:
- 第三隔室(23),其包含换热器管(830),该换热器管(830)配置成回收来自所述环封式换热器(10)内的床料的热量,和
- 所述壁部(500)的第二壁部(520)使所述第三隔室(23)与所述第一隔室(21)分离,并且,限定用于将床料从所述第一隔室(21)输送至所述第三隔室(23)的第二通道(5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1),其中:
- 所述第二壁部(520)的一部分限定所述第一隔室(21)和所述第三隔室(23)两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1),其中,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1)包含:
- 第三除灰通道(431),其配置成将灰从所述第三隔室(23)放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1),其中,
- 所述第三除灰通道(431)布置于比所述第一颗粒出口(590)更低的水平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1),其中:
- 所述第一隔室(21)包含换热器管(8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900014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风道与炉底风室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热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