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端子台以及空调机用电气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690000357.2 | 申请日: | 2016-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9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金亲慎也;小松隆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99Z99/00 | 分类号: | A99Z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台 次侧 布线 空调机 电气盒 一次侧端子 端子部 本实用新型 安全距离 电源缆线 通信缆线 导电板 导向壁 导出 变形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台以及空调机用电气盒,端子台使用在空调机用电气盒,具备:端子台主体(11),其具有供一次侧布线即电源缆线连接的一次侧端子部、以及供二次侧布线即通信缆线(16)连接的二次侧端子部;导电板(12a),其安装于端子台主体(11),并连接一次侧端子部与二次侧端子部;以及导向壁(13),其设置于端子台主体(11)。一次侧布线与二次侧布线的至少一方以从端子台主体(11)的底部(11B)起的一定的高度被导出。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端子被施加了外力时或者端子发生了变形时,也能够确保端子间的安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台以及空调机用电气盒,特别是涉及通过螺钉而固定于空调机所具备的电气盒的中继用端子台的构造。
背景技术
为了对与用于向空调机供给电源的电源线或者室内机、室外机、远程控制器(以下,称为遥控器)的通信进行中继,而设置有中继用端子台。在设置于空调机的中继用端子台中,近年来以节能化为目的,为了扩大风路,而存在使装入中继用端子台的电气盒小型化的趋势。
空调机的室内机有各种形态,例如四方盒式室内机构成为,通过驱动设置于室内机框体内的电动机而使与电动机的轴连接的送风机旋转,从而通过设置在框体内的承口吸入室内空气,并将在热交换器中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室内排出。承口是钟形的筒体,是用于使空气的流动顺利的部件。在这种室内机中,大多数情况下收纳有用于对室内机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的电气盒配置于室内机的下方侧,在电气盒中,除了控制基板之外,还设置有用于将室内机与室外机电连接的端子台、用于将室外机与遥控器电连接的端子台、以及连接用于向室内机供给电源的电源线的端子台。
随着装入中继用端子台的电气盒的小型化,公开有各种防短路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端子间的壁突出的端子台。专利文献1的端子台由如下部件构成:由剖面呈“コ”字状的立方体块构成的主体、一体成形于主体的凹陷部上表面并分别具有2个安装螺钉的多个端子安装板、以及设置为从用于绝缘上述端子安装板之间的凹陷部上表面以及主体侧面突出的间隔件。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37471号公报
然而,在将专利文献1的端子台构造使用在空调机的情况下,存在以下所示的课题。安装于空调机的中继用端子台,大多情况下与控制基板一起具备于金属制电气盒内,电气盒借助现场布线而接地。因此,在产品组装时或者现场安装时端子部被施加了外力时,存在通电部的端子与由接地的金属包围的电气盒接触而产生接地故障的担忧。另外,在因外力而使得端子部发生了变形时,存在无法确保安全距离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即便在端子被施加了外力时或者端子发生了变形时,也能够确保端子间的安全距离的端子台。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台能够通过螺钉而固定于由金属覆盖的电气盒,具备:端子台主体,其具有供一次侧布线连接的一次侧端子部、以及供二次侧布线连接的二次侧端子部;导电板,其安装于端子台主体,并连接一次侧端子部与二次侧端子部相连;以及导向壁,其设置于端子台主体。上述一次侧端子部具备连接上述一次侧布线与上述导电板的一次侧连接部,并且上述二次侧端子部具备连接上述二次侧布线与上述导电板的二次侧连接部,上述导向壁设置于上述一次侧连接部与上述一次侧布线之间、以及上述二次侧连接部与上述二次侧布线之间这两者中的至少一方,一次侧布线与二次侧布线这两者中的至少一方,越过上述导向壁而以从配置于上述电气盒上的端子台主体的底部起的上述导向壁所具有的高度、或者以该高度以上的高度被导出。
优选为,构成上述一次侧布线与上述二次侧布线这两者中的至少一方的导线和上述导电板的一端一体形成,上述导线超过上述导向壁而被导出。
优选为,相比于与上述导线一体形成的上述导电板的另一端,上述导向壁距上述端子台主体的底部的高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90000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田径用跨栏
- 下一篇:电池模块组件、电池组及电动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