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91679.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8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汉森;段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凝汽器 温度 在线 监测 系统 方法 | ||
一种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在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换热管束表面(2)上方设置温度传感器移动系统,在温度传感器移动系统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移动系统使温度传感器(1)在平行于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换热管束表面(2)的平面上移动;将温度传感器(1)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相连接的数据处理系统(5),数据处理系统(5)能够实现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存储、查询并根据预先的设定进行报警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的多条监测线缆布置相比,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多测点扫描,简化了布线,不会出现探测死角,具备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式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直接空冷凝汽器的作用是凝结汽轮机排出的低压蒸汽,使之变成凝结水。直接空冷凝汽器主要由轴流风机系统、A型架支撑系统、凝结水系统、疏水系统、管束系统、抽真空系统和清洗系统组成。管束由钢制基管和外部翅片组成的换热管,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并且两端焊接到管板上而制成。基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翅片为铝制或钢制镀锌,通过缠绕、嵌套、钎焊或挤压成型附着在基管上。蒸汽与空气通过金属翅片换热管进行直接表面换热,换热管内为低压蒸汽,换热管外为大气。根据换热管的排列形式可分为单排管、双排管、三排管和四排管(MASH)系统。当环境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由于换热管的热负荷过小或分配不均匀,以及不凝结气体的存在,通常在设备启动过程中和在负荷较低时换热管束极易堵塞或冻结,严重时管束和凝结水管变形、管子冻裂,造成相关设备停运。因此在冬季对直接空冷凝汽器进行温度监测非常必要,可以及时了解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运行状态,并对轴流风机做出相应的调整。
现阶段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管束的温度测量通常采用以下解决方案:1)派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巡检,但是人工巡检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最重要的是人工巡检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调整;2)CN205537182U提供了一种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多条监测线缆、多个采集器、通讯线缆和主控机,其中多条监测线缆中的一条或者多条监测线缆分别与所述多个采集器中的一个采集器电连接,采集器分别通过通讯线缆与主控机电连接。多条监测线缆设置在换热管束外侧区域,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场在线监测,但是所述系统包括多条监测线缆、多个采集器和通讯线缆,安装维护成本较高,不仅校验费时费力,而且一旦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更换比较麻烦;此外线缆布线对空间要求较高,在夏季不拆除的话对换热效果也有影响;温度采集点固定,会出现探测死角,不具备灵活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更具体地,一种移动式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移动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移动系统使温度传感器在平行于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换热管束表面的平面上移动。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移动系统移动的路线和温度传感器扫描的区域,根据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管不同的排列形式预先设定。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系统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用于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收集、分析、存储、查询并根据预先的设定报警。
有利地,根据现场组态实现多种模式控制。
有利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移动系统包括直接空冷凝汽器清洗系统的喷嘴组件。
有利地,所述温度传感器是红外线测温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未经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91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