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的座椅锁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91499.9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康幸;中西孝文;大石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1/12 | 分类号: | B62J1/12;B62J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座椅 结构 | ||
能够简化座椅锁扣部件的安装结构。鞍乘型车辆的座椅锁扣结构中,该鞍乘型车辆具备:座椅,其设置成能够开闭;座椅锁扣部件(70),其将该座椅保持在闭合状态;以及乘员用的把手部件,其安装于车体框架(10),把手部件(50)具备:把手部(51、51),其设置在座椅的左右;以及连结部(52),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把手部(51、51),在连结部(52)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入开口(58),该插入开口(58)供座椅的与座椅锁扣部件(70)卡合的卡合部从上方插入,座椅锁扣部件(70)在连结部(52)的下方安装于连结部(52)的下表面(52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座椅锁扣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鞍乘型车辆中,公知有将保持乘员用的座椅的座椅锁扣部件安装于车体框架的鞍乘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在鞍乘型车辆中,公知有将座椅锁扣部件安装于乘员所把持的把手部件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6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241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座椅锁扣部件作为单独的部件安装于车体框架的情况下,用于安装座椅锁扣部件的车体框架侧的构造容易变得复杂。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座椅锁扣部件安装于把手部件,因此能够使车体框架侧的构造简单。但是,专利文献2的座椅锁扣部件一体地具备上下延伸且供座椅的卡合部贯插的贯插开口,因此座椅锁扣部件上下变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得座椅锁扣部件的安装结构能够简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座椅锁扣结构,该鞍乘型车辆具备:座椅14,其设置成能够开闭;座椅锁扣部件70,其将该座椅14保持在闭合状态;以及乘员用的把手部件50,其被安装至车体框架10,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座椅锁扣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件50具备:把手部51,其被设置到所述座椅14的左右;以及连结部52,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所述把手部51,在该连结部52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入开口58,该插入开口58供所述座椅的与所述座椅锁扣部件70卡合的卡合部45从上方插入,所述座椅锁扣部件70在所述连结部52的下方安装于该连结部52的下表面52a。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连结部52具备向下方延伸的壁部60,所述座椅锁扣部件70由所述壁部60从外侧覆盖。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座椅14在其底面14d具备抵接部14g,所述插入开口58在所述连结部52上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结部52在所述插入开口58的左右两侧具备承受所述座椅14的所述抵接部14g的载荷承受部65a。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把手部件50借助从所述连结部52向下方延伸的安装腿部56而安装于所述车体框架10。
而且,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安装腿部56从后方覆盖所述座椅锁扣部件70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插入开口58在所述把手部件5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结部52具备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所述插入开口58的一侧的一侧部53a和位于所述插入开口58的另一侧的另一侧部53b,所述座椅锁扣部件70安装于所述一侧部53a的下表面。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把手部51在所述座椅14的左右侧方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从外侧方覆盖所述座椅14的下缘14c。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91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矩传感器及包括其的转向装置
- 下一篇:头顶储物箱闩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