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91390.5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今村启志;金森昭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A61L9/16;B01D53/38;B01D53/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材料 除臭装置 除臭器 再生 多孔质材料 能量消耗量 吸附结构体 加热机构 冷却回路 再生空气 直接加热 除臭塔 固定式 吸附量 旋转式 脱离 除臭 吸附 冷却 抽出 挤出 配备 | ||
本发明的除臭装置,由于呈粒状或者块状地使用以无机的多孔质材料作为主体的物理的吸附材料本身,因此,可以将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的每单位容积的恶臭成分吸附量极大化。另外,由于加热机构(46)直接加热吸附材料(42),因此,没有浪费地将被吸附材料(42)吸附的恶臭成分升温,使之从吸附材料(42)中脱离,利用从冷却回路(30)中抽出的再生空气(CA)将该脱离的恶臭成分从除臭器(16a、16b、16c···)中挤出,由此,能够以少的能量消耗量进行吸附材料(42)的再生。并且,由于固定式除臭塔(18)配备有至少三台以上的除臭器(16a、16b、16c···),因此,与现有技术的旋转式的除臭装置一样,可以同时实施回流空气(CA)的除臭、吸附材料(42)的再生、吸附材料(42)再生之后的冷却这样的三个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作为处理对象的空气中除去包含在该处理对象空气中的由甲醛、甲苯、氟利昂类、苯、氯代甲烷以及环己烷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或其它有机气体等构成的恶臭成分的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上述除臭的装置,在过去,有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2-102645号公报)记载的装置。该现有技术是一种将作为恶臭成分的有机气体浓缩的装置,以下面所述的方式构成。
在蜂窝结构的吸附转动体的上游侧配置相同的蜂窝结构的湿气交换转动体,将经过该湿气交换转动体而被除湿的空气送入吸附转动体的吸附区及净化区。并且,利用加热器将透过净化区的空气加热,将被加热的空气再次送入吸附转动体的解吸区,使被吸附到吸附转动体中的有机气体、即恶臭成分脱离。
根据这种现有技术,即使被处理的空气(处理对象空气)的湿度高,也可以在被处理空气进入吸附转动体之前,将湿度降低,可以保持高的吸附转动体的恶臭成分吸附能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26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即,上述现有的有机气体浓缩装置是吸附转动体或湿气交换转动体始终旋转的所谓旋转式的装置,即使配置湿气交换转动体而可以保持高的吸附转动体的恶臭成分吸附能力,也不能完全消除从吸附转动体与将该吸附转动体分隔成吸附区及净化区用的分隔板的间隙产生的泄漏。因此,无论怎么改进从被处理气体中除去恶臭成分的效率,实质上,其数值的极限也就在95%左右,存在着难以满足与以前相比要求更高的环境标准(极其接近100%的除去效率)的最近的用户的需求的问题。
进而,在这种装置中使用的吸附转动体,是将合成沸石等吸附材料载置于将由陶瓷纤维等无机纤维构成的纸加工成蜂窝状而成的结构体中的转动体。因此,在将吸附转动体吸附的恶臭成分除去而使吸附材料再生时,利用加热器将透过净化区的空气加热,形成热风,不得不利用该热风不仅加热吸附材料而且还要同时加热蜂窝成形原材料,因此,在吸附材料的再生时,需要很大的能量。即,存在着难以降低运转成本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臭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对于恶臭成分、特别是VOC或其它有机类的恶臭成分的去除性能优异,并且,能够降低运转成本,长时间稳定地运转。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以下面所述的方式构成除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91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元件
- 下一篇:有机溶剂回收系统及有机溶剂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