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91213.7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3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岛林启太;柳田笃史;本村晃一;浅村知洋;新川岳史;渡部泰央;渡边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7/08 | 分类号: | B66B7/08;B66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 ||
在电梯装置中,第1轿厢导轨具有第1梁安装部。第1对重导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2梁安装部和第3梁安装部。连结支承体具有:第1支承梁,其安装于第1梁安装部;第2支承梁,其安装于第2梁安装部,与第1支承梁连接;以及第3支承梁,其安装于第3梁安装部,与第1支承梁或第2支承梁连接。悬吊轿厢及对重的索状体具有配置在井道内的上部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第1端部被第1支承梁支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轿厢和对重通过索状体悬吊在井道内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以下这样的电梯装置:在井道内的上部配置第1及第2绳索固定装置,将悬吊轿厢及对重的绳索的一端部与第1绳索固定装置连接,并且将绳索的另一端部与第2绳索固定装置连接。在这样的以往的电梯装置中,在引导轿厢的一根导轨的上端部,借助绳索支承装置安装有第1绳索固定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1/11122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电梯装置中,作用于第1绳索固定装置的载荷由一根导轨支承,因此,由一根导轨支承的载荷的负担变大。由此,导轨大型化,支承导轨的导轨支架的数量变多,导轨的设置成本增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抑制导轨的设置成本的电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备:第1轿厢导轨和第2轿厢导轨,它们设置在井道内;第1对重导轨和第2对重导轨,它们设置在井道内,分别配置在比第1轿厢导轨更靠近第2轿厢导轨的位置;轿厢,其被第1轿厢导轨及第2轿厢导轨引导而能够在井道内向上下方向移动;对重,其被第1对重导轨及第2对重导轨引导而能够在井道内向上下方向移动;轿厢吊轮,其设置于轿厢;对重吊轮,其设置于对重;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绳轮,产生使轿厢及对重移动的驱动力;连结支承体,其配置在井道内的上部,连结在第1轿厢导轨和第1对重导轨之间;以及索状体,其具有在井道内的上部配置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该索状体在卷绕于驱动绳轮、轿厢吊轮及对重吊轮的状态下,悬吊轿厢及对重,第1轿厢导轨具有第1梁安装部,第1对重导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2梁安装部和第3梁安装部,连结支承体具有:第1支承梁,其安装于第1梁安装部;第2支承梁,其安装于第2梁安装部,与第1支承梁连接;以及第3支承梁,其安装于第3梁安装部,与第1支承梁或第2支承梁连接,第1端部被第1支承梁支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装置,能够使作用于第1端部的载荷不仅被第1轿厢导轨支承,还被第1对重导轨分担支承。由此,能够将第1轿厢导轨的载荷负担的一部分转移到第1对重导轨,能够防止导轨的尺寸大型化或导轨支架的数量增多。因此,能够抑制导轨的设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包含图1的II-II线的水平面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连结支承体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的连结支承体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连结支承体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连结支承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91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