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嗜酸乳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91076.7 申请日: 2016-12-20
公开(公告)号: CN110023486B 公开(公告)日: 2022-02-22
发明(设计)人: 邹远强;薛文斌;肖亮;李晓平;余靖宏;刘传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1K35/747;A61P1/00;A61P1/04;A23C9/127;C12R1/23
代理公司: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代理人: 孙银行;彭家恩
地址: 518083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酸乳 杆菌 及其 培养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提供一种嗜酸乳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AM13‑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GDMCC 60091。嗜酸乳杆菌AM13‑1可以有效的降胆固醇,对溃疡性肠炎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溃疡性肠炎(Crohn′s disease,UC)和克罗恩病(Ulcerative colitis,CD)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两种类型,IBD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中溃疡性肠炎的炎症发生部位主要在结肠和直肠,主要病变是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目前对于溃疡性肠炎的病理研究主要认为其发病与易感基因、粘膜免疫和肠道微生物有关。其临床病理表现为持续腹痛、腹泻和黏液血便,且病情反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UC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由于病理机制不明确,临床的治疗也缺乏特异性和针对性,临床上主要有营养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临床上针对UC并的用药主要有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水杨酸类药物可以比较好的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到达缓解炎症反应的目的,临床上治疗UC常见的水杨酸类西药主要是柳氮磺胺吡啶(SASP),主要针对轻度、中度以及慢性UC患者;糖皮质激素是重症或者爆发性UC患者的首选用药,比如倍他米松;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IL-2的产生,影响免疫反应的进展,从而对UC进行抑制。

上述三类药物均可以一定程度上对UC进行缓解,但是也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水杨酸类的副作用是引发消化道反应、头痛、网织红细胞增多、精子减少及过敏反应引起的皮疹、肝毒性、白细胞减少、贫血等。糖皮质激素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水潴留等副作用,仅可作为应急用药,不能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对药物依赖性较大,治疗周期长,容易引起肾毒性及二次感染,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嗜酸乳杆菌新种,具有预防和/或治疗溃疡性肠炎的作用。本发明进一步提供该肠道细菌新种的培养方法以及其制成的产品和其应用。

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AM13-1,其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GDMCC 60091。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方面的嗜酸乳杆菌AM13-1的培养方法,将所述嗜酸乳杆菌AM13-1接种于PYG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培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第一方面的嗜酸乳杆菌AM13-1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微生态制剂。

按照本领域的通常理解,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本发明中,所称的“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嗜酸乳杆菌AM13-1和/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制剂,其具有调节肠道之功效,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典型的微生态制剂可以是益生菌制剂,用于预防/治疗溃疡性肠炎。作为本发明的益生菌,嗜酸乳杆菌AM13-1具有治疗溃疡性肠炎的效果,可通过进一步改变益生菌制剂类型,采用不同包装及加工方法,比如采用包埋技术保持菌种活性从而到达相应的治疗效果,或者通过额外添加益生元(菌粉、寡聚糖等)联用嗜酸乳杆菌AM13-1来治疗溃疡性肠炎都可实现同等的治疗效果。另外本发明的益生菌嗜酸乳杆菌AM13-1可以缓解溃疡性肠炎,还可能会在其他的一些炎症相关的疾病(普通肠炎、胃炎等)中发挥其治疗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第一方面的嗜酸乳杆菌AM13-1和/或其代谢产物的食品组合物、保健品或辅料添加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91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