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菌β-1,3-葡聚糖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90696.9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6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江正强;秦臻;闫巧娟;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24 | 分类号: | C12N9/24;C07K14/195;C12N15/56;C12N15/63;C12N5/10;C12P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聚糖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β‑1,3‑葡聚糖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β‑1,3‑葡聚糖酶是如下a)或b)或c):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第29‑449位的蛋白质;b)在序列表中序列2第29‑449位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c)将序列表中序列2第29‑449位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还提供了所述β‑1,3‑葡聚糖酶在制备β‑1,3‑葡寡糖和/或高聚合度β‑1,3‑葡寡糖中的应用,以及一种生产高聚合度β‑1,3‑葡寡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菌β-1,3-葡聚糖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β-1,3-葡聚糖(β-1,3-glucan)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高分子多糖,其主链是由葡萄糖残基在C1和C3位上通过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β-1,3-葡聚糖广泛分布于真菌、细菌和植物中,发挥着多种多样的生理功能。自然界中常见的β-1,3-葡聚糖包括昆布多糖、可得然多糖、酵母葡聚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以及裂褶多糖等。β-1,3-葡聚糖的降解产物β-1,3-葡寡糖(又称为昆布寡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促进肠道益生菌增值、抗肿瘤、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在食品、农业、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AnnMicrobiol,2011,62:307-312;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2,93:525-531)。
内切型β-1,3-葡聚糖酶(endo-β-1,3-glucanase,EC 3.2.1.39;简称β-1,3-葡聚糖酶)又称昆布多糖酶,是一种专一性水解β-1,3-葡聚糖中的β-1,3-糖苷键的酶类。β-1,3-葡聚糖酶从糖链的内侧水解聚糖,产物为一系列不同大小的寡糖。β-1,3-葡聚糖酶具有严格的底物特异性,对含有β-1,4-糖苷键的β-1,3-1,4-葡聚糖水解效率很低。β-1,3-葡聚糖酶分布广泛,主要来源于真菌、细菌、植物及一些低等动物和病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Acta Cryst,2013,D69,2027-2038)。根据碳水化合物代谢酶数据库(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 Database;http://www.cazy.org)分类,已发现的β-1,3-葡聚糖酶根据序列进化关系可被归属于7个糖苷水解酶家族(Glycoside Hydrolase;GH):GH16、17、55、64、81、128和132。微生物是β-1,3-葡聚糖酶的一个主要来源。细菌β-1,3-葡聚糖酶主要属于糖苷水解酶GH16家族。细菌分泌的胞外β-1,3-葡聚糖酶主要用于降解其生长环境中的真菌细胞壁或植物来源的β-1,3-葡聚糖,作为其生长繁殖的能源(J Bacteriol,1995,177:6937-6945)。此外,一些古生菌或线虫内也发现β-1,3-葡聚糖酶(Biochem J,2005,389:117-125)。真菌β-1,3-葡聚糖酶主要属于GH16家族与GH81家族,一般含有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膜附近,也有一些真菌胞外分泌的β-1,3-葡聚糖酶(J Microbiol Methods,2010,81:6-10;Acta Cryst 2013,D69,2027-2038)。β-1,3-葡聚糖酶在真菌细胞壁部分消解及重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真菌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转糖苷酶彼此协同,共同作用于细胞壁中的β-1,3-葡聚糖,完成真菌细胞的细胞壁的分裂及重铸过程(Front Microbiol,2013,4:81)。而植物来源的β-1,3-葡聚糖酶也有许多资料报道(Acta Cryst,2012,D68,713-723),其通常涉及植物抗真菌机制。公开号CN102174547B的专利显示,将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植物内重组表达后能够显著提高植物抗真菌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906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CRα归巢核酸内切酶变体
- 下一篇:新颖的内-β-N-乙酰基氨基葡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