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硫化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88740.2 | 申请日: | 2016-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9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小原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33/02 | 分类号: | B29C33/02;B29C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硫化 模具 | ||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轮胎硫化模具(10),其具备胎侧模具(14),该胎侧模具(14)具有用于成型胎侧部的胎侧成型面(20)。胎侧模具(14)具备:胎侧模具主体(24),其具有设置于胎侧成型面(20)的凹部(30);胎侧模具块(26),其嵌入到凹部(30),并在与凹部的壁面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28);以及信息显示用的替换件(44),其与设置于胎侧成型面(20)的安装孔(42)无缝隙地密接嵌合。替换件(44)以不跨越胎侧模具块26和胎侧模具主体24的方式被设置在胎侧模具块(26)内或者胎侧模具主体(24)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对轮胎进行硫化成型的轮胎硫化模具。
背景技术
轮胎是通过下述方式制造的,即,制作未硫化的生胎,并且使用轮胎硫化模具,一边将生胎成型为规定形状一边进行硫化。众所周知,在轮胎硫化模具中,由于在模具与生胎之间滞留有空气,导致在轮胎的外表面产生凹坑(缺陷,bare)等成型不良,为了抑制该成型不良,要求排出滞留在模具与生胎之间的空气。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即,通过将沿着轮胎周向分割的多个胎侧扇形体(segment)在轮胎周向相连接而形成环状的胎侧模具,并且将胎侧扇形体的接合面作为排气间隙。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即,在胎侧模具上设置出环状凹部,并且在该环状凹部中嵌入胎侧环,在与环状凹部的壁面相接触的胎侧环的周面设置微细沟,来作为排气路径。
另外,在轮胎的胎侧部显示有:例如,轮胎尺寸、载重指数、厂商名、生产日期、生产序列号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在轮胎硫化模具的内表面设置的信息转印部而形成在轮胎表面,但为了使该信息转印部以能够替换的方式设置在模具主体上,有时会使用用于显示信息的替换件(参照专利文献3)。替换件例如嵌合到在胎侧模具的胎侧成型面设置的安装孔中,构成为能够替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58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4-53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5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进行胎侧模具中的排气,在胎侧模具主体设置有凹部并将胎侧模具块嵌入在该凹部中而在两者的接合面形成出排气间隙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排气性同时还能够抑制橡胶从排气间隙的溢出所导致的成型不良,要求以高精度来形成排气间隙。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从替换件周围溢出橡胶,需要替换件与安装孔无缝隙地嵌合。像这样,在设置了:以与胎侧模具主体之间确保间隙的方式而被安装的胎侧模具块、和无缝隙地安装在胎侧模具上的替换件的情况下,存在着:要求模具在因为清洁等而引起的模具分解再组装之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作业性受损这样的问题。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在胎侧模具上同时具备有替换件和能够形成出排气间隙的胎侧模具块,根据该轮胎硫化模具,能够提高分拆再组装时的作业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一种轮胎硫化模具,该轮胎硫化模具具备环状的胎侧模具,所述胎侧模具具有用于成型轮胎的胎侧部的胎侧成型面,其中,所述胎侧模具具备:胎侧模具主体,其具有设置于所述胎侧成型面的凹部;胎侧模具块,其嵌入到所述凹部并构成所述胎侧成型面的一部分,而且在所述胎侧模具块与所述凹部的壁面之间形成有用于排气的排气间隙;以及信息显示用的替换件,其与设置于所述胎侧成型面的安装孔无缝隙地密接嵌合,所述替换件以不跨越所述胎侧模具块和所述胎侧模具主体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胎侧模具块内或者所述胎侧模具主体内。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部可以沿着轮胎周向而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胎侧模具块可以分别嵌入到多个所述凹部,并且与所述胎侧模具主体一起,来形成环状的所述胎侧成型面,所述排气间隙可以设置在所述胎侧模具块的轮胎周向两侧的侧面和与该侧面相对置的所述凹部的壁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8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