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业务传送、接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7699.7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8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维塞斯马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16 | 分类号: | H04J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传送 接收 方法 装置 | ||
一种多路业务传送、接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M路业务的映射传送控制信息,确定M路业务的映射规程,以及根据映射规程将M路业务映射到可变光净荷单元,因此,能够实现基于客户业务传送需求灵活定制传送解决方案,使数据平面具备可编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路业务传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作为传送网的核心技术,包括电层和光层的技术规范,具备丰富的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与维护)、强大的TCM(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ing,串联连接监视)能力和带外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错误纠正)能力,能够实现大容量业务的灵活调度和管理。
在电处理层,OTN技术定义了一种标准的封装结构,用于映射各种客户业务,能够实现对客户信号的管理和监控。OTN帧结构如图1所示,OTN帧为4×4080个字节的结构,即4行×4080列,OTN帧结构包含定帧区域、OTU(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光通道传输单元)OH(Overhead,开销)、ODU(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光通道数据单元)OH、OPU(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光通道净荷单元)OH、OPU净荷区域(Payload Area)、FEC区域。其中,头部16列为开销字节,尾部256列为FEC校验字节,中间3808列为净荷。
OPUk用来适配客户信号,包括OPU净荷区域和OPU OH,k代表OPU的速率等级。当k=1,2,3,4时,分别对应2.5G,10G,40G,100G的固定速率级别,存在1.25Gbit/s和2.5Gbit/s两种固定时隙粒度,通过净荷类型开销PT区分,当PT=0x21,为1.25G时隙;当PT=0x20,为2.5G时隙。当k=flex时,即OPUflex,其对应任意速率级别,没有时隙,仅承载单路业务。当k=Cn,也即OPUCn,其对应n倍100G的速率级别,仅有一种固定时隙,即5G,其净荷类型PT=0x22。ODUk是用来支持OPUk的信息结构,它由OPUk的信息和ODUk OH组成,ODUk的容量由k区分。OTUk由ODUk、FEC区域和OTUk OH组成。随着业务流量的增长以及多样化需求,传送网络在带宽增长的同时已逐渐从固定管道向弹性管道演进,例如低阶的ODUflex承载容器或者n倍100G的OTUCn。特别地,对于n倍100G速率的OTUCn,其帧结构由n个OTN帧(不包含FEC区)组成,其对应的时隙粒度为5Gbit/s。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ODUflex仅仅是面向单路业务,采取固化的映射方式实现单路业务承载传送。
具体的,参阅图2所示,对于CBR(constant bit rate,固定比特速率)业务,通过BMP(Bit Synchronous Mapping Procedure,比特同步映射规程)映射到ODUflex,然后通过高阶ODUk或者ODUCn传送。对于分组(packet,PKT)业务,当小于等于100G时,通过GFP(Generic Frame Procedure,通用成帧规程)映射到ODUflex,然后通过高阶ODUk或者ODUCn传送;当大于100G时,通过IMP(Idle Mapping Procedure,空闲映射处理规程)映射到ODUflex,然后通过高阶ODUk或者ODUCn传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业务传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ODUflex只能面向单路业务,无法实现多路业务的定制化映射传送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多路业务传送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7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