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87520.8 | 申请日: | 2016-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5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今村启志;鸣野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4;F24F3/14 |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杨 |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湿材料 再生 干燥剂除湿机 高沸点化合物 蜂巢 多孔质材料 能量消耗量 除湿装置 加热部件 冷却回路 吸湿构造 吸湿装置 再生空气 直接加热 转子旋转 固定式 物理性 吸湿力 吸湿量 吸湿器 除湿 排出 去除 脱离 吸附 吸湿 加热 挤出 冷却 返回 | ||
本发明的吸湿装置因为以粒状或块状使用由无机的多孔质材料构成的物理性的吸湿材料本身,所以能够使吸湿构造体(10)的每单位容积的吸湿量极大化。另外,在吸湿材料(42)的吸湿力再生时,能够将该吸湿材料(42)在大致300℃以上的高温下加热而与水分一起从吸湿材料中去除高沸点化合物。因为加热部件(46)直接加热吸湿材料(42),所以吸附于吸湿材料(42)的水分无浪费地升温而从吸湿材料(42)脱离,利用从冷却回路排出的低湿度的再生空气将该脱离的水分从吸湿材料挤出,从而能够以较少的能量消耗量进行吸湿材料的再生。而且,因为固定式吸湿塔至少具备3台以上的吸湿器,所以能够与蜂巢转子旋转式的干燥剂除湿机同样地同时执行返回空气的除湿、吸湿材料的再生、吸湿材料再生后的冷却这样的3个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对干燥室等调湿空间供给低湿度空气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种除湿装置中,以往有下述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448号公报)所记载的除湿装置。该现有技术如下构成。
在被分割为包括处理区域、再生区域、清洗区域在内的多个区域,且具有吸附处理空气中的水分的吸附转子、对用于使吸附于上述吸附转子的水分脱离的再生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和使上述吸附转子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部件的除湿装置中,具备检测向二次侧供给的供给空气量的供给空气量检测部件、在所述吸附转子的通过所述处理区域之前的位置检测所述处理空气的绝对湿度的湿度检测部件、控制利用所述旋转驱动部件而旋转的所述吸附转子的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控制部件、基于由所述湿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处理空气的绝对湿度以及由所述供给空气量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供给空气量和预先设定的供气露点温度的设定值来运算再生空气量,并基于所述运算结果控制所述再生空气量的再生空气量控制部件。
根据该现有技术,因为再生空气量控制部件能够基于由湿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处理空气的绝对湿度以及由供给空气量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供给空气量和预先设定的供气露点温度的设定值来运算再生空气量,并基于该运算结果控制再生空气量,所以即使在再生空气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不进行复杂的控制地使二次侧的供气露点温度稳定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4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上述以往的除湿装置是吸附转子始终旋转的所谓蜂巢转子旋转式的干燥剂除湿机,在该除湿装置中使用的吸附转子是在将由陶瓷纤维等无机纤维构成的纸加工成蜂巢状而成的结构体上担载合成沸石等吸湿剂的构件。因此,在将吸附转子所吸附的水分去除而使吸湿剂再生时,将除湿后的干燥空气的一部分取出,对其进行加热而制作热风,利用该热风不仅要加热吸湿剂,还不得不同时加热蜂巢成形原料,因此,在吸湿剂再生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即,存在难以降低运行成本的问题。
另外,为了形成吸附转子,除了上述原料以外,还需要粘接剂、树脂填料类等,但由于这些粘接剂、树脂填料类的耐热温度的问题,难以在300℃左右的高温下对吸湿剂进行再生处理。因此,在干燥空气中混入了高沸点化合物的情况下,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该高沸点化合物不会从吸湿剂中去除而蓄积,吸湿性能逐渐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其吸湿性能优异,能够降低运行成本,并且也不受高沸点化合物的混入的影响。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以如下方式构成除湿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7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分离膜用组件
 - 下一篇:使用熔融碳酸盐的烟气脱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