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导管-平面波导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7081.0 | 申请日: | 201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8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宏昌;广田明道;米田尚史;大岛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P5/107 | 分类号: | H01P5/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马建军;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管 平面 波导 转换器 | ||
波导管‑平面波导转换器(1)具有:带导体(23a、23b),其形成于电介质基板(21)的第1主面;接地导体,其以与带导体(23a、23b)相对的方式形成于背面侧;槽(22s),其形成于该接地导体;以及接合导体(24),其形成于与带导体(23a、23b)电接合的位置。接合导体(24)具有与带导体(23a、23b)电接合的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突出的凸状部(24a、24b)。凸状部(24a、24b)以与槽(22s)的端部相对的方式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换器,在波导管与微带线(microstrip)等平面波导之间进行传输模的转换。
背景技术
在毫米波段或者微波波段等高频频带内使用的高频传输路径中,为了将波导管和微带线或共面线等平面波导相互接合,广泛使用在波导管与平面波导之间转换传输模的转换器。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6920号公报)公开有将波导管与微带线接合的波导管-微带线转换器。
专利文献1公开的微带线的构造具有:带导体和导体板,它们形成于电介质基板的表面;接地导体,其设于该电介质基板的整个背面;以及多个连接导体,其设于该电介质基板中,并且连接所述导体板与所述接地导体之间。接地导体与方形波导管的端部连接,在该接地导体形成有用于与方形波导管的端部电接合的长方形槽。并且,导体板和接地导体形成共面线构造。另外,多个连接导体被设置成包围方形波导管的端部的短路面(short面)。通过设置这些连接导体,能够抑制来自槽的不必要放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6920号公报(例如图1、图2和第0013~0018段以及图12、图13和第0043~0049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构造中,为了抑制不必要放射而需要多个连接导体,因而波导管-微带线转换器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由此存在制造成本高涨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不必要放射且降低制造成本的波导管-平面波导转换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波导管-平面波导转换器传输高频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管-平面波导转换器具有:电介质基板,其具有在自身的厚度方向彼此相对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一个或者多个带导体,其在所述第1主面上以沿着预先设定的第1面内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接地导体,其在所述第2主面上以在所述厚度方向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带导体相对的方式形成;一个或者多个槽,其形成于所述接地导体,在所述第2主面上沿与所述第1面内方向交叉的第2面内方向延伸;以及接合导体,其在所述第1主面上形成于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带导体电接合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在所述厚度方向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槽相对的位置,所述接合导体具有:主体部,其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带导体电接合;以及凸状部,其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2面内方向突出,该凸状部以在所述厚度方向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槽在所述第2面内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方式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波导管-平面波导转换器,抑制不必要放射且实现较低的制造成本和较高的动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波导管-平面波导转换器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波导管-平面波导转换器的沿II-II线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导体部的放大图。
图4是概略地示出高频信号的传输方向的图。
图5是以往的波导管-微带线转换器的概略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7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