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86299.4 | 申请日: | 2016-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3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保井淳;宝田翔;山本真也;泽崎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32B27/00;B32B27/30;C09J133/06;G02F1/1333;G02F1/1335;H10K59/10;H05B33/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粘合剂 偏振 图像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具有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以及配置在该偏振膜的可视侧的粘合剂层A和配置在所述粘合剂层A的相反侧的粘合剂层B,在所述粘合剂层A上具备隔片SA,在所述粘合剂层B上具备隔片SB,所述偏振膜为仅在厚度15μm以下的偏振器的单侧具有透明保护膜的单面保护偏振膜,在所述透明保护膜一侧配置有粘合剂层B,所述粘合剂层A的厚度为25μm以上,所述粘合剂层B的厚度为25μm以下。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通过使用单面保护偏振膜作为偏振膜而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卷曲的产生并且提高返工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另外,本发明涉及在可视侧配置有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图像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可以列举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子纸等。
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在偏振膜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可视侧的粘合剂层能够适合应用于例如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应用的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保护玻璃、塑料盖板等透明基体等构件。另一方面,将可视侧的相反侧的粘合剂层应用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作为所述触控面板,可以适合用于光学方式、超声波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电阻膜方式等的触控面板。特别适合用于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控面板。对于上述触控面板而言,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信息终端等。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等而言,由于其图像形式方式,在液晶单元的两侧配置偏振元件是必不可少的,通常粘贴有偏振膜。在将所述偏振膜粘贴至液晶单元等显示部侧时,通常使用粘合剂。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使用预先将粘合剂以粘合剂层的形式设置在偏振膜的单侧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这是因为具有不需要干燥工序来使偏振膜固定等优点。作为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提出了各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专利文献1、2)。对于这些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将粘合剂层侧应用于液晶单元等显示部。另外,对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提出了使用总厚度为100μm以下的偏振膜(专利文献3)。
另一方面,在偏振膜的可视侧设置有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保护玻璃、塑料盖板等透明基体等构件。对于所述构件,通常也利用粘合剂层进行贴合(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09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535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78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3481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1~3所示,对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将该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贴合在显示部上。另一方面,在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的可视侧设置透明基体等构件的情况下,另行如专利文献4那样制备中间膜用粘合片,并将其以粘合剂层的形式贴合在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偏振膜上,然后再将透明基体等构件贴合在该粘合剂层上。如此,为了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最靠近可视侧的偏振膜上进一步贴合透明基体等构件,需要多个工序。
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在偏振膜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全贴合: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作为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但是,对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要求在贴合在被粘物(在可视侧为透明基体等构件,在其相反侧为显示部)上时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可靠性),但是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没有设想将透明基体等构件作为被粘物。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上贴合透明基体等构件时,所述粘合剂层(贴合透明基体等构件的一侧)不满足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62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