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跟踪用于3D打印手推车的冷却时间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3476.3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8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安娜·托伦特;塞格欧·德·桑蒂亚戈·多明格斯;玛丽娜·费兰·法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主分类号: | B29C64/30 | 分类号: | B29C64/30;B29C64/393;B29C64/357;B33Y4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康泉;宋志强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踪 用于 打印 手推车 冷却 时间 | ||
在示例实施方式中,装置包括接口。接口用于检测至3D打印机的连接以及至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的连接。接口可以与处理器通信。处理器也可以与计时器通信。计时器用于在接口从3D打印机断开时开始跟踪冷却时间,并且处理器用于在接口检测到至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的连接时将冷却时间传输至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打印机的成本降低,三维(3D)打印机正变得越来越普遍。3D打印机(也称为增材制造机)通常通过使用材料以逐层产生3D对象来操作。例如,在构建平台上提供材料层并使其平整。使用熔化剂来打印材料层的一部分,并且然后通过向材料层施加能量来熔化。可以在构建平台上降低材料层,并且可以在前一层的顶部添加新的材料层。可以重复该过程,直至打印或构建整个3D部件。
在3D打印机上打印部件之后,允许在后处理该部件之前冷却该部件。部件的后处理可以包括去除结块、捕获被移除的材料用于再循环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3D打印系统的示例的侧视图的框图;
图2是本公开的3D打印系统的示例手推车的框图;
图3是本公开的3D打印系统的示例手推车的更详细框图;
图4是用于确定3D打印部件的冷却时间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本公开的示例控制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公开了用于确定3D打印部件的冷却时间的方法和装置。用于3D打印过程以确保部件被适当处理的一个参数是在打印后但在后处理之前的部件的冷却时间。在没有跟踪冷却时间或没有准确跟踪冷却时间并且提供冷却时间时,可能导致效率低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自动跟踪冷却时间并将其传输至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结果,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可以在执行3D部件的后处理之前验证特定3D部件已经过了足够的冷却时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可以耦合至手推车上的计时器,该计时器跟踪冷却时间。例如,当在可移动打印平台上打印部件时,可移动打印平台在从3D打印系统的各种部件断开时可能没有电力。即使在手推车与诸如打印机或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的电源断开时,电池也可以给计时器供电以允许跟踪冷却时间。
结果,本公开改进了使操作者在图表上手动记录冷却时间的先前的方法。然而,计时可能不准确,可能无意地写下错误的时间,或者操作者可能错误地根据开始时间和当前时间来计算冷却时间。结果,在没有通过粉末供应/后处理部件验证冷却时间的情况下,可能过早地处理3D部件。
在某些情形下,可以根本不跟踪冷却时间,并且操作者可能不知道哪些部件准备好进行后处理。操作者可能必须手动检查部件的温度以确定部件是否已充分冷却。为了确保充分冷却,可以将部件保持在可移动打印平台上超过一段时间,这可能导致整个处理时间较慢。
因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过程,用于跟踪冷却时间并将冷却时间传输至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以便在对部件进行后处理之前进行验证。结果,一旦部件充分冷却,就可以在打印之后处理该部件。此外,操作者可以知道哪个手推车进行后处理并且可以提高整个3D打印过程的效率。
图1说明了3D打印系统100的示例。3D打印系统可以包括手推车102、打印机或3D打印机104以及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1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手推车102可以存储构建材料(例如,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构建材料被用于使用逐层增材打印/处理来构建部件。此外,手推车102可以提供构建平台,部件被构建在该构建平台上。构建材料可以从手推车102的侧边向上输送至构建平台上。构建平台可以在打印了每个层之后移动降低。
在一个示例中,手推车102可以被连接至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106以接收构建材料。例如,图1示出了手推车102与其相连的粉末供应/后处理组件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3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