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将气体排放出复合零件的制造复合零件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82372.0 | 申请日: | 201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8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P·布里翁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蒂埃-菲雅克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33/4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马文斐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气体 放出 复合 零件 制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制造称为复合零件的零件的方法,所述复合零件由至少一种复合材料制成,所述至少一种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层浸渍有聚合物基质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在所述聚合物基质内部延伸,在所述方法中:
-制备所述复合零件的称为复合胚料件(1)的胚料件,所述复合胚料件具有至少一个称为未固化状态的状态,在所述未固化状态中,所述聚合物基质至少部分地未凝固,
-实施所述复合胚料件的聚合物基质的固化步骤,
-在所述固化步骤中的至少一部分过程中,在所述复合胚料件的至少一个称为受压面(2)的面上施加压力,
其特征在于,
-以压力梯度的形式施加所述压力,所述压力被应用在所述复合胚料件的受压面上并且在所述受压面的至少一个称为最大增压区域的第一区域与所述受压面的至少一个称为气体排放区域(4)的第二区域之间,所述最大增压区域与所述气体排放区域(4)不同,并且所述压力梯度朝向所述最大增压区域定向,以便使存在于所述复合胚料件内部的任何气体从所述最大增压区域朝向所述气体排放区域(4)流动,
-借助于增压构件应用所述压力梯度,由所述增压构件应用在最大增压区域上的压力大于由所述增压构件应用在气体排放区域上的压力,
-使用增压构件,所述增压构件具有在所述增压构件的称为远端区域的区域与所述增压构件的称为边沿区域的区域之间变化的弹性变形硬度,所述远端区域在应用称为变形压力的压力之后与所述受压面的最大增压区域接触,所述边沿区域在应用所述变形压力之后与所述复合胚料件(1)的受压面的气体排放区域(4)接触,所述增压构件的边沿区域的弹性变形硬度大于所述远端区域的弹性变形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应用所述压力梯度:
-使可弹性变形的至少一个称为增压构件(8)的构件布置有称为增压面的面,所述增压面朝向所述复合胚料件的受压面(2)定向并且与所述复合胚料件的受压面隔有非零距离,
-然后使所述增压构件的称为受增压面的面承受所述变形压力,所述受增压面与所述增压面相反,所述变形压力适用于使所述增压构件弹性变形,所述增压构件、所述增压构件相对于所述受压面的布置以及所述变形压力被选择成使得所述增压构件(8)的增压面应用成与所述复合胚料件的受压面至少在最大增压区域与气体排放区域(4)之间接触,并且在所述受压面上应用所述压力梯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个增压构件(8),所述至少一个增压构件在应用所述变形压力之前具有在所述远端区域与所述边沿区域之间变化的厚度,所述增压构件的边沿区域的厚度大于远端区域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个增压构件(8),所述至少一个增压构件具有至少相对于在所述远端区域与所述边沿区域之间延伸的方向正交拉伸的弹性模量,所述弹性模量在所述远端区域与所述边沿区域之间变化,所述边沿区域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远端区域的弹性模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增压构件(8)布置成与所述复合胚料件(1)的受压面(2)隔有预定距离,以使得在所述变形压力的作用下,所述增压构件(8)的相对伸长量(ΔL/L)在所述增压构件的称为远端区域的区域与所述增压构件的称为边沿区域的区域之间变化,所述远端区域在应用所述变形压力之后与所述受压面的最大增压区域接触,所述边沿区域在应用所述变形压力之后与所述复合胚料件(1)的受压面的气体排放区域(4)接触,面对所述边沿区域的相对伸长量(ΔL/L)大于面对所述远端区域的相对伸长量(ΔL/L)。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个囊(10)作为增压构件(8),所述至少一个囊适用于在处于膨胀状态时应用成与所述复合胚料件的受压面至少在所述最大增压区域与所述气体排放区域(4)之间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蒂埃-菲雅克公司,未经拉蒂埃-菲雅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2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