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散雷电流的斜拉桥的防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81737.8 | 申请日: | 2016-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1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龙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米尼莱普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4/12 | 分类号: | H01T4/12;H02G13/00;E01D11/04 |
| 代理公司: | 11579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银燕 |
| 地址: | 韩国首尔市永登浦区杨***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支撑 避雷针 斜拉桥 雷电 雷电流 引下线 防雷装置 接地体 导体 电流分散 钢绞线 集合体 焦耳热 放电 联接 火灾 绝缘支撑体 避雷装置 顶部支撑 电连接 施工性 最小化 电阻 流动 配置 下端 主塔 发热 桥梁 | ||
1.一种分散雷电流的斜拉桥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避雷针(40),设置于斜拉桥;
接地体(80),用于使避雷针容易与大地电连接;
引下线(50),用于连接避雷针(40)和接地体(80);
支撑电缆(30),用于连接斜拉桥的主塔(10)和桥梁顶板(20);
保护用雷引线(60),在多个上述支撑电缆中的顶部支撑电缆上被一个以上的多个绝缘支撑体(90)支撑,在避雷针(40)的下端与引下线(50)相联接;以及
电流分散用导体(70),配置于支撑电缆,在支撑电缆的两侧末端部分与引下线(50)及接地体(80)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雷电流的斜拉桥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
避雷针(40)包括:
金属支撑体(300),一端与支撑部相结合或固定在支撑部,与大地电连接;
平板型接地电极(100),与金属支撑体(300)以机械结合的方式相结合并电连接;
带电电极(200),形成由当雷云接近时以与平板型接地电极(100)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带电的金属线、金属管、金属板或金属棒中的一个制成的内部平面空间;以及
绝缘支撑体(400),维持间隙,以在雷云接近时能够在带电电极(200)与平板型接地电极(100)之间发生放电,由能够对带电电极(200)与平板型接地电极(100)或带电电极(200)与金属支撑体(300)进行支撑并使它们电绝缘的绝缘材质形成,
在上述带电电极(200)的内部平面空间配置有平板型接地电极(100),带电电极(200)和平板型接地电极(100)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雷电流的斜拉桥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
避雷针(40)包括:
金属支撑体(300),一端与支撑部相结合或固定在支撑部,与大地电连接;
平板型接地电极(100),与金属支撑体(300)以机械结合的方式相结合并电连接;
带电电极(200),形成由当雷云接近时以与平板型接地电极(100)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带电的金属线、金属管、金属板或金属棒中的一个制成的内部平面空间;以及
绝缘支撑体(400),维持间隙,以在雷云接近时能够在带电电极(200)与平板型接地电极(100)之间发生放电,由能够对带电电极(200)与金属支撑体(300)进行支撑并使它们电绝缘的绝缘材质形成,
上述带电电极(200)以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于平板型接地电极(100)的边缘的下部,并向上下方向相向且隔开,以在雷云接近时能够使平板型接地电极(100)与带电电极(200)发生放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散雷电流的斜拉桥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板型接地电极(100)设置有下雨时用于使雨水贯通的雨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散雷电流的斜拉桥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支撑体(400)形成凹凸部或弯曲部,以确保爬电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散雷电流的斜拉桥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平板型接地电极(100)呈圆板形状,带电电极(200)呈圆环形状,即油炸圈饼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米尼莱普斯有限公司,未经奥米尼莱普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17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